我国经济腾飞后,涌现了很多企业家,如马云、王健林等。这些凭借自己智慧的头脑和惊人的毅力,一跃成为商界传奇,甚至成为“首富”。 但要说谁是中国的“首善”,不太关注这方面的朋友,可能答不上来。但最近有个争议,才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的“首善”,原来是“玻璃大王”曹德旺。这个争议是:曹德旺用了80亿去做慈善,却只给老家捐了50万! 很多网友初见这个争议,第一反应会是曹德旺是不是太“抠门”?子曰和大家的心理历程很相似,但知道背后原因后,只觉莫名心酸。那到底是为什么? 原因一:莫欺少年穷 曹德旺出生贫困,在他小时候,家里常常穷到吃不起饭,所以在他14岁那年,被迫辍学。 半大点儿的少年,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成了别人眼中生活在最底层可以任人踩的“小强”。尽管曹德旺失去了“读书改变命运”这条路,但曹德旺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人生。 后来曹德旺凭借机遇和独到的眼光,赚得百亿家产,成了“玻璃大王”,花了高达80亿的钱来做慈善,却因为“只给老家捐50万”这件事,被很多人骂上了热搜。 面对质疑,曹德旺表示:自己之所以当初会离开老家,是被村民打出去的。因为家境贫寒,受了不少白眼。因为自己被赶出来,所以才心有不甘,开始创业,也才有了之后的一切。 子曰认为,曹德旺的经历是“莫欺少年穷”的最好注解!但即便曹德旺和老家村民有如此不愉快的经历,但他还是每年都会给家乡捐款50万元,是真正的以德报怨。那么曹德旺为何会如此?子曰觉得,这和他对自我的要求不无关系。 原因二:对自我的追求 一位网友,在某乎讲过他和曹德旺这样一次打交道的经历:这位网友因为一个项目,便跟曹德旺打了几天交道。那是在夏天成都的一个雨后的下午,网友去到曹德旺下榻的酒店,向他汇报点事。 曹德旺让他进门后,给网友倒开水泡茶。酒店茶叶包都很小,曹德旺拿起几包看后摇头笑着说:“这也太贵了,这么一小包居然要三十。”网友以为他在开玩笑,便说:“曹叔,您一年捐几个亿,喝二三十元的茶叶还计较?” 曹德旺便用严肃的语气说: 年轻人,君子见人困则矜之,小人见人困则幸之。我是个企业家,赚钱是我的工作,回馈社会是我的义务,企业家不回馈社会,充其量只能算个土豪。然而他这个茶叶是个商品,商品的作用就是把成本转嫁到客户头上,并赚取利润,他这个不厚道,太贵,跟我的事是两码事。 可见,曹德旺对于做慈善,心中一直有杆秤!他知道作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将钱的不同用途看得明白。那么同样是捐款,为何只给家乡捐50万? 原因三:对人性的把握 十几年前有个曹德旺的专访提到:曹德旺给农民捐款,用于扶贫和就业,结果那些贫苦农民只是拿了钱,用来喝酒吃肉。于是记者便问曹德旺怎么看? 曹德旺说:“人一辈子就是想过得高兴,努力赚钱活得好就高兴,他们这样做直接高兴一下也挺好。”看了这个访问的人,大多都感叹曹德旺是真正的大老板,有前途,因为他抓住了世界的核心! 可见,贫苦家庭出身的曹德旺,他很懂人性,不对他人苛责,自己也看得开,是个有格局的人。 子曰觉得,曹德旺每年给家乡捐50万,已经够老家的基础建设!如果再多,怕是要生出些寄生虫。同时,曹德旺是大企业家,自然懂得资源的合理分配,这一点网友不用操心。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