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2-09

作者: 沈佳

近在跟同事彤彤聊天的时候,她跟我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儿:

有天晚上孩子突然跟我说:“妈妈是个坏妈妈,爸爸是个好爸爸。”

听到这样的话彤彤很震惊,问孩子:“你为什么这样说?”

孩子说:“妈妈总是忙着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不陪我玩,不让我吃零食,不让我看电视。而爸爸总是带我出去玩,还给我买好吃的。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听完以后,彤彤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应对孩子突如其来的“评判”。

在孩子的心里,爸爸永远会满足他所有的愿望,会陪他们一起疯玩,一起游戏。

而妈妈,则是一个严肃,喜欢钻进厨房,喜欢洗衣服收拾家务,还喜欢管教自己的坏妈妈。

原来,孩子判断好坏的标准竟是如此简单,谁对他好,他能感受得到,就是好,他感受不到,就是不好。

碰巧公司开了一个育儿讲座,老师让大家分享一下有哪些育儿问题最让人头疼。彤彤正好把自己的苦恼说了出来,平时在教育孩子方面,她和老公分歧特别大。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结果每次教育孩子都演变成夫妻两人的战争,家庭关系越来越紧张,爸妈争吵多了,孩子也变得胆小脆弱。

话音刚落,不少宝妈表示深有同感。还有妈妈说,老公还好,最让她头疼的,是自己的公公婆婆。

每次自己一管孩子,老人就会护,不让说不让训,孩子有恃无恐,根本没法管。

孩子的习惯越来越差,遇事就找爷爷奶奶,完全不听爸妈指挥。

不可否认,家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因为真心爱孩子,才会心疼孩子护着孩子。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但是真正有益于孩子成长的爱才是成熟的爱,而成熟的爱是需要学习的。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人具有一致性,形成共识非常重要。

父母红白脸,孩子一脸懵

有一个学生,曾写过一篇日记:

“每次学习累的时候,爸爸心疼我让我休息一下,我内心是不敢的,因为我怕妈妈会反对,然后爸妈就会吵起来。

我该听谁的?

我只想把每件事都做好,不能让爸妈因为我而吵架。爸妈这样,我很难过。”

对孩子而言,他爱爸爸也爱妈妈,但当爸妈对一件事情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时,那么孩子又到底听谁的呢?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可能,在孩子的心里,听谁的都会很难受,听谁的都是一种“叛变”。

父母育儿方式不统一时,最难过莫过于孩子了,最受伤的也是孩子。

家人的分歧教育导致的争吵,让孩子无所适从,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不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培养,甚至孩子还会恐惧,产生自责的情绪压抑在心中。

差异的教育方式跟观念会使得孩子失去安全感,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会形成依赖性强,且不合群,胆怯这些特征。

心理学专家认为,父母如何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孩子今后的人格发展,即使关上门天天打架,也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统一战线。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而中国有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习惯于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父母教育孩子就像唱双簧一样,一方表扬,没等孩子高兴几秒呢,另一方马上泼冷水教育,生怕孩子骄傲。

一方刚批评指正错误,孩子还没来得及改呢,另一方赶紧帮孩子辩解和求情,让娃免除责罚。

父母以为用红白脸能镇压住孩子“作妖”的欲望,其实本身就犯了“双重标准”的错误。

父母唱红白脸演戏,孩子也会“戏精”附体,分分钟秒杀父母的“诡计”。

在严格的一方演“乖宝宝”,掩饰自己的想法,收敛自己的行为;

在软弱的一方演“小霸王”,对家长的苦苦劝说充耳不闻,一反常态。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最重要的是,如果父母立场不一,孩子会认为其中的一方更爱自己,而另一方,就是一个没有情感的人。

这种感觉有的会持续到成年阶段,一直都和“不爱”自己的一方有隔阂。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个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刺骨地吹,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春意上身,纷纷解开纽扣,于是南风获得了胜利。

教育孩子也提倡“南风”,而拒绝“北风”,更拒绝父母刻意为之的风向多变!

爱要统一,不要做教育的绊脚石

育儿这件事,最怕的不是没人帮,而是有人总在帮倒忙……

如果家人不配合、不统一,反而时不时跳出来加入自己的一套方法,那么孩子,就会失去对父母的敬畏感。

之前正确的教育,也会“土崩瓦解”。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婆婆搬来一起帮忙照顾。

那时候,每到晚饭时间,孩子就吵着要吃零食,我说不行,孩子就跑去找奶奶。婆婆二话不说就同意,还念叨着没关系,晚饭少吃点就好。

当时因为这事,我跟老公没少吵架。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和沟通,我们制订了一个养育计划:父母为主,祖辈为辅。

父母应明确表明自己是养育主角,拥有关于孩子事务的决定权;祖辈辅助照料,配合父母承担孩子潜能开发、习惯培养等教育任务。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为了表示对我的尊重和感谢,老公把孩子的教育决定权给了我,并表示会积极支持我的育儿理念。

于是有一天老公当着所有人的面跟孩子说:“咱们家里你妈说了算,任何人都得无条件支持你妈。”

从那以后每日家里的食谱都由我提前安排好,而老人主要负责在生活上搭把手。

孩子有吃零食的时间,如果在饭前老人还偷偷喂孩子零食,那就惩罚孩子把第二天的零食没收。

另外,除了周末,家庭成员都不可以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

现在,孩子上了小学,习惯养成非常好,自己会安排学习和玩乐的时间,从来不用我们操心,生活上,老人也很省心。

所以说,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人一定要齐心协力,坚决不当教育孩子的绊脚石。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如果父母家人不能保持一致,给他们前后矛盾的指导。那孩子就会感到迷茫、无助,甚至不知道该听谁的。

心理学上认为:父母长期意见不统一,孩子很有可能养成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的孩子,见到困难常常会选择绕着走,或者完全地依赖别人,即使有错误,也会为自己开脱,没有责任感。

而且孩子很容易跟对他有利的一方结盟,教育达不到效果,反倒助长坏风气,养成趋利避害,唯利是图的性格。

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家人一定要保持观点一致,孩子的成长才不会凌乱。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幸福的家庭,主导方很明确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手表定律”:最初猴群里有一只手表,大家作息规律,有手表的猴子就是权威,一切由他说了算。

可当猴群里有了第二、第三只手表,并且各个手表的时间不一致时,猴王没有了威望,猴群开始混乱。

这虽然是管理学上的故事,在育儿上我们当然不能做“权威父母”,而不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但是“三只手表”的定律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却具有一定的警示性。

如果妈妈的意见是一只手表,爸爸的意见是另外一只手表,老人的意见就是第三只手表。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可当这三只手表的时间不一样时,孩子到底该听谁的?所以要确定主导的一方,其余的支持配合。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首先得确保家中只有一只“手表”。

由于和孩子生理上天生的交集,妈妈们常常在孩子最初的几年,付出了更多,照看孩子的重担80%由妈妈承担。

国家统计局曾统计过这样一组数据:

把一个妈妈一年内所要完成的工作,全都雇人解决,这意味着你聘请的人包括:厨师、保姆、保洁员、育儿师、儿科见习护士或医生、管家。按照市面上的薪资来计算,年薪至少要124万。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的约翰·梅迪纳教授曾经说过:女性在孩子教育中承担的责任与比重不言而喻,爸爸的尊重会让妈妈的情绪得到稳定,从而让整个家庭的情绪得到稳定,孩子的成绩也会越好。

家庭育儿标准不统一?那就妈妈说了算吧

所以妈妈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应该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如果说一个好的家庭,只能拥有一套教养方式的话,那这个决定权,应该让给妈妈。

听孩他妈的话,是丈夫对妻子的付出,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丈夫的尊重是最好的情感支持,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当然了,在尊重、沟通、互相理解的前提下,若是家人们都能够多多支持配合妈妈,相信孩子的家庭教育会更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