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位里的江湖

 恬淡闲适 2019-12-09

单位里的江湖

单位里的江湖

江湖指江河湖泊,泛指四方各地。后引伸为在体制之外,靠各种手艺谋生的人及其场所,在某些时候它又特指武林之中各路侠客豪杰及其所闯荡的社会。除此之外,在人们的心目中江湖往往还与暴力、街头冲突、刀枪和血肉、义气和英雄好汉、黑社会势力联系在一起。

我们常说江湖险恶,但一旦身陷入江湖,便身不由己。为什么呢?我理解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进入江湖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是迫不得已不得为而为之的。比如,《水浒》中的林冲,本来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属于体制内的角色。却因为高衙内为了霸占他漂亮的妻子,而被蒙冤陷害,在走投无路之际被迫投奔梁山。二是作为有自身规则和潜规则的江湖,身在江湖的人就必须去遵循、去适应其规则和潜规则。比如,江湖中各种行帮和集团为了维护和平衡各自利益,或约定俗成,或立下帮规,集团内的人必须遵照执行,违者便会受到帮规的处罚。

与江湖一样,单位也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不同的单位有其各自的社会、人文环境和人际关系。除了被称之为单位的规章制度外,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外来的人一旦不了解,触犯了这些潜规则,不仅会让人反感、误会,而且会影响自己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因为这些潜规则是单位各种力量和团体相互妥协的产物,是为了达到个人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平衡。不懂得这一点,不愿意向某些看似不合理的现象妥协,就会对已有的平衡关系形成挑战。当然会遭到单位成员间的抵制和排斥。

单位里的江湖

江湖险恶,看似风平浪静的单位同样险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单位也同样身不由己。

如果说江湖上的人物包括了阴阳先生、风水师、僧人、道士、巫师、郎中、妓女、暗娼、吹鼓手、乞丐、戏子、货郎、强盗、小偷、以及各种耍把戏和靠手艺为生的三流九教之人。那么一个单位,特别是历史久远的单位,其各色人等也同样复杂。比如,从人际关系划分,有同学校友、战友老乡、新老员工、部门科室等,这些关系就像江湖中的少林派、武当派 、峨嵋派一样,构成了单位的各种圈子。

我们不要小看这些圈子。这些圈子与江湖门派一样,有其独特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共识。进入这个圈子就要遵守圈子框架内约定俗成的各种规则。而圈子则可以给进入其中的人以某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在单位中,如果过分的自由、桀骜和对圈子结构的不屑与叛逆,很难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俗话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单位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地方。刚进入单位时,领导和长辈会告诉你:只要埋头苦干,就会获得升职加薪的可能。但当你在单位里工作多年后,你就会发现,领导和长辈的话并不可信。因为,作为情况复杂的江湖,如果你只会埋头做事,而不做点其它的,到最后只能撞一牌子灰。

单位里的江湖

无论是江湖,还是单位,都是由人构成的,人与人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性格上。无论是乐观自信、羞涩软弱、优柔寡断、暴躁多疑、阴险狡猾,还是自恋霸道,性格决定命运。在强大的江湖和单位规则下,要生存发展你只能适应江湖和单位,而不是江湖和单位适应你。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由于阅历、受教育和家庭背景的不同,我们充分理解个人性格的差异。但有两种人却应值得警惕。一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岳不群似的人物,岳不群外表谦虚文雅,正气凛然,实则阴狠毒辣,富于工计和野心,为得辟邪剑谱,不惜迫害自己的徒儿,妻子和女儿,此类“伪君子”虽然有一定的能力,然而心术不正,最为正派人士所不齿。其结局也会如岳不群一样,最终走向覆灭。二是为欲望攀附权力,此类人的特点就是喜欢炫耀,这是由于其内心安全感的极度缺失,唯有借助炫耀来获得内心的满足。同时在攀附权力同时,喜欢作威作福,唯我独尊。从性格分析,这种人具有精神分裂的典型特证。

在刀光剑影、打打杀杀的江湖和利益博弈、是非漩涡的单位有没有独善其身的可能?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金庸为我们虚拟了一个扫地僧人物。此人平时负责在寺庙扫地,但实则武功极高,熟知各门各派武学,且擅长医术。属于我们常说的大隐隐于市的人物。这样的人表面上平淡无奇,实际上却是绝世高手。人们平时说的高手在民间的高手就是专指这种人。可惜这种人也许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之中,现实生活中即使存在,也因为他看似平凡,甚至软弱的性格,被人视而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