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分子新材料中的朝阳产业——我国TPU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沧海为书 2019-12-09

高分子新材料中的朝阳产业——我国TPU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下游行业的消费需求增长,具有环保性能的TPU材料的消费量逐年增长,TPU产业也随之取得发展。本文对我国TPU产业的发展特点、关键原料供应情况和行业竞争格局进行了重点分析。

TPU材料介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一种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硬段和低聚物多元醇软段构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在所有热塑性弹性体(TPE)中性能相对较高,且具有环保性能,对于PVC在任何领域均具有替代性。

2007以来,由于TPU产业转移至东南亚和中国,以及其下游的管材、鞋业、汽车、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TPU行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无论市场规模还是生产能力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TPU是高分子新材料行业中的朝阳产业

TPU最早于1958年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制成功,随后巴斯夫、诺誉、陶氏化学等化工企业也相继研制成功,日本于19世纪70年代从德国引入TPU生产技术,并传入了中国台湾。

TPU近几年已经成为需求成长最快的热塑性弹性体,全球对TPU的需求量正日益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0%,预计到2020年,全球TPU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730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TPU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TPU 高新技术企业,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均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TPU产业群,部分TPU产品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整体看来,我国TPU生产企业以小微型企业居多,生产工艺和产品应用技术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而在军工、汽车、医疗、勘探等高端领域用的高端TPU产品方面还处于前期探索发展阶段,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从产业生命周期看,我国TPU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发展迅速,年消费量以15%的增长率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越欧美成为世界第一的TPU消费市场,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属于朝阳产业。跨国企业为了抢占我国市场,纷纷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给国内的TPU企业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我国的TPU产业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TPU的关键原料的供应格局有序

TPU是由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大分子二醇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原料包括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MDI)、多元醇、扩链剂1,4-丁二醇(BDO)、己二酸等(见图1),这些原材料主要来自石油产品,除了自身供求关系,石油的价格波动对其拥有较大影响,其中MDI是生产TPU最重要的原料。

图1 TPU的上下游

高分子新材料中的朝阳产业——我国TPU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