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中国」—— 沈胄山水画赏析

 书画名家艺术网 2019-12-09

沈 胄 简 介



▲梁江先生眼中的沈胄

沈胄山水画赏析:

质朴淡雅的色彩,浓郁的古典气息

著名书画评论家梁江(原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中国美术馆馆长)点评:写实而趣向寄意,其求索之路“照着走,接着走”,最终却是要指向统一个体精神与宇宙大道这一对立范畴。由此看他很有中原人的特性,没有什么张扬的宣言,却走的坚韧而扎实,期以时日将更是大有成焉。

▲《 秋山西域》尺寸: 200×200cm

▲《金秋晨曲》尺寸: 200×200cm

沈胄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创作研究工作室,在我以往印象中他对宋代董源;巨然和四家著力较多,对石涛至为尊崇,而受王蒙风格影响尤深,其作品常见丛山高泉,林壑幽深草木葱郁,加上云雾颇得深远澄明之意,形成语言上他较传统的古意画法,在这当今山水画坛上较鲜见。

▲《千岩古风》尺寸: 200×200cm

▲《洗净锦衣》尺寸:  200x200cm

沈胄说:“笔墨主要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单纯的浓淡干湿擦点染的技法,能通过笔墨而体现自我的真实状态,才是重要的。’这样说来他对笔墨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由此我们也不难明白,沈胄今年来尤其是进京学习后又钟情于探究近代黄宾虹先生的笔墨也特别注地写生,他正通过深入取法前辈大师通过真切体验,自燃的途径努力寻找出属于自己解读大千世界的新视角。

▲《意静不随流水转》尺寸:200x200cm

▲《数点青山近水崖》尺寸:200x200cm

中国画精髓在于‘畅神和写意”作品乃心思的外在,因而‘画学’实为‘人学’人品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即已高,生动不得不至。故读书修身养性成了画家终生的诉求,能在创作上进入自由境界者不仅会有过人的笔墨技法,更有澄澈的心灵和高雅的气质,环视当下中国画坛,能在作品中灌注中国文化精神者少。在他的这种个性和艺术风格之后还潜藏着一个重要的特质,这就是对于历史文脉的尊崇,对传统文化的吸纳,透过传统,修炼含蓄而不断地塑铸自己的人格心性,这一切转换为艺术气质以及笔墨个性,才可能有充溢于画面之上的以致让人动容和动心的精神风格。

             作 品 欣 赏

▲《厚土》尺寸:200x200cm

▲《笔墨悟语》尺寸:200x200cm

▲《秋山忆痕》局部    尺寸:200x200cm

▲《时空》尺寸:128x68cm

▲《圣地》尺寸:240x180cm

▲《拟古笔意》尺寸: 68x180cm

▲《山川之行》尺寸:31x64cm

▲《苍岩疏树若秋声》尺寸:31x64cm

▲《秋山帆影》尺寸:138x64cm

▲《日映山风光轻锁翠》尺寸:136x68cm

▲《山中何所有》尺寸:138x64cm

▲《山水小品》尺寸:22x56cm

▲《野逸》尺寸:20x65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