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尤氏三艳就像低配版贾府三春,曹雪芹为何这样写?

 江山携手 2019-12-09
新红学鼻祖胡适先生曾说,《红楼梦》不是好小说,因为它没有主题。另外一位红学家唐德刚就问胡适,《红楼梦》没主题,你嘛干还研究?胡适回答说:“好玩啊!”
我不同意胡适说《红楼梦》不是好小说,但十分赞同他说《红楼梦》好玩。我不是专家,不是学者,我读《红楼梦》,就是因为它好玩。
那么《红楼梦》到底怎么好玩呢?用马瑞芳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它有趣,所以才好玩。于我而言,《红楼梦》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常读常新,每次重读,我总能发现新的东西。
比如我最近又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尤氏三艳和贾府三春,她们虽然阶层差别很大,但性格和命运却十分相似。尤氏、尤二姐、尤三姐,就像是低配版的元春、迎春、探春;反而来,元迎探三春姐妹,就像是高配版的三尤姐妹。
我想了好几天,都没想明白曹雪芹为何要这样安排。直到再次看到警幻仙姑的话,我才豁然开朗:
原来曹雪芹把尤氏三艳,塑造成低配版贾府三春,为的就是告诉读者,什么是真正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贾元春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做女史。在宫里熬了多年后,她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又被加封为“贤德妃”。从此,她成了皇家的人。
她晋封的消息传来,贾府上下一片欢腾。可省亲那晚,她却用眼泪告诉我们,她在宫里过得很不幸福。特别是那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更让我们看到她在宫里如履薄冰,孤苦无依的凄苦和辛酸。
伴君如伴虎,妃嫔们想在宫里过太平日子,除了靠自己的智慧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嗣,以及她们娘家对朝廷的重要性。
元春没有孩子可依靠,她唯一的指望就只有娘家了。然而她娘家不仅不能给她依靠,反而总给她惹麻烦。她牺牲了自己,用一辈子的幸福,给娘家带来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荣耀。可娘家人不仅不好好利用这荣耀,趁机把颓败的家业重整起来,反而越发奢靡堕落。
她的两个伯父,一个抛家弃子做道士,一个成日家混小老婆队里,还为了几把扇子,弄得平民百姓坑家败业;她的几个兄弟,有的和儿媳妇爬灰,有的家孝国孝中偷娶小老婆,有的愚顽怕读文章;她父亲虽好,却没管理好家,也没教育好儿子,更没给家族培养个合格的接班人。
娘家这些烂事,会让她在宫里处境更艰难。一旦皇帝怪罪贾家,或者同僚弹劾贾家,首当其冲的,就是她这个贵妃。更重要的是,她要时时担忧娘家的安危。省亲那晚,她多次语重心长,吩咐娘家以后万不可再如此奢靡,可惜谁会听她的呢?
尤氏娘家比元春娘家地位低很多,她嫁入贾家做少奶奶,就好比元春入宫做贵妃。她是宁国府当家大奶奶,族长夫人,朝廷诰命夫人。在她娘家人眼里,尤氏自然也风光无限,就像贾家人看元春那样。
可她的苦,却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虽是正室,却只是个填房,而且一生无所出。她也像元春一样,不能母凭子贵,依靠儿女。
她亲父母早已去世,只有个继母,并两个继妹。她也和元春一样,娘家无人可依靠。她常年接济着继母和继妹,可这母女三人不仅不感激她,帮衬她,反而给她添乱。
两个妹子都和她丈夫有染,后来二姐还偷嫁给贾琏做外室,害得她被王熙凤狠狠辱骂了一番。她自己是当家奶奶,妹妹却偷偷嫁给她小叔子做妾,这叫她脸往哪搁呢?
因为无儿无女可依傍,加上继母和两个继妹做的事,她在婆家都抬不起头来,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丈夫花天酒地,甚至和儿媳妇爬灰,她不敢管;小姑子无端骂了她一顿,她也不敢告诉人。
尤氏在贾家的处境,和元春在宫里的处境,何其相似?
贾迎春是贾府的二小姐,她最大的特点就是性格懦弱。未出阁时,奶娘都敢拿她首饰去赌钱,奶嫂敢在她屋里大呼小叫,污蔑她花了奴才的钱。可是面对这些时,她不但不生气,不去教训这些奴才,反而在这吵闹中,拿出《太上感应篇》来看。连奴才们都背地里说她是个木头,“被人戳一针,也不知道哎呦一声”。
出阁后,她被丈夫孙绍祖虐待打骂,身上被打得没一块好皮儿,还动不动就被撵到下房去睡。好好一个公府千金,被折辱得不如贱奴。受了一年折辱后,她离开了人世。
尤二姐是尤家二小姐。二姐出身比迎春低很多,然而她和迎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懦弱。二姐作为贾琏的二房奶奶,地位其实比秋桐高多了。可她面对秋桐的辱骂时,却从来不敢还嘴,只知道独自在房里垂泪。连小丫头善姐,都敢给她脸色瞧,还给她馊饭馊菜吃。对于奴才丫头的欺辱,她也只会偷偷抹泪。
其实,她若不是性子太懦弱,完全可以求助贾琏,或者邢夫人、贾母、王夫人等人。有一回,贾母见她眼睛红了,还问过她怎么回事,可她就是不说。虽说秋桐和善姐的背后,都是王熙凤在操纵,但若二姐性格刚烈些,敢于求助贾琏等人,敢于反击自卫,王熙凤也未必能拿她怎样,毕竟她腹中有了贾琏的骨肉。
懦弱的她,连自己的胎儿都保不住。胎儿被打下后,她干脆吞金自尽了。
尤二姐的懦弱,和贾迎春一样。尤二姐嫁入夫家不久,就被折磨致死,也和贾迎春一样。这两个阶层不一样的女子,性格和命运却殊途同归。
贾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探春性格和迎春恰好相反,她性格刚烈,浑身带刺,俗称“带刺的玫瑰”。探春是个很有远见的姑娘,眼光敏锐深刻。王熙凤带人去抄检大观园时,她十分愤怒。然而她的愤怒却完全出于家族利益着想,而非出于个人小利着想。她那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话,充分展示了她巾帼英雄的远见和气魄,以及为家族前途着想的大局观。
可任凭她如何聪慧,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摆布。王熙凤曾对平儿说,探春虽好,到底是庶出,将来攀亲时,难免会被人挑正庶。王熙凤这句话,其实就伏笔了探春在远嫁之前,原本有一门好亲事,却因为男方挑正庶,这门亲事就黄了。被别人挑正庶,失去一门好亲事后,探春被迫远嫁了。这个脂粉队里的英雄,却在婚姻上被男方挑拣,最终落得远嫁的薄命结局。
尤三姐恰好也是三小姐。尤三姐出身自然远低于探春,但她的性格和命运,却和探春很相似。三姐也是个性子刚烈的女子,浑身带刺,长得也漂亮,活脱脱又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三姐和探春一样,也是个很聪慧的姑娘。贾琏贾蓉一直说,王熙凤病得快死了,只等王熙凤一死,就可以接二姐进去做正室。二姐和尤老娘都信了,唯有三姐不信。没几天,她就打听到王熙凤的情况,知道王熙凤厉害。
贾琏娶了二姐后没多久,三姐就看透了贾琏和贾珍两人,不过是拿她和姐姐当粉头取乐罢了。三姐于是故意放开手脚,当着贾珍和贾琏的面,大闹了一场。后来她又整天给贾珍贾琏找不痛快,天天大骂兄弟两人,还打鸡骂狗,这才绝了贾珍对她的歪心思。
在婚姻大事上,三姐也很有自己的主见。可任凭她再聪慧,再有主见,她也一样逃脱不了命运的摆布。柳湘莲听说她是宁国府贾珍的小姨子,就怀疑她不干净,直接退婚了。三姐见柳湘莲来退婚,拔出鸳鸯剑就自刎了。刚烈聪慧的尤三姐,却在婚姻上被心爱的男人嫌弃,最终落得自尽的薄命下场。
尤三姐的聪慧、远见、刚烈,和探春一样。尤三姐在婚姻上被挑拣,最后落得薄命的结局,也和探春一样。
尤氏三姐妹,阶层比贾府三春低很多,可她们却和贾府三春姐妹一一对应,性格命运极其相似。
熟读《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曹雪芹下笔无闲文,他不会无缘无故,写出两个性格命运极其相似的人来。
他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两个词出现在第五回。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领着他各处游玩。仙子们演奏《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前,警幻仙姑吩咐丫头给宝玉倒了一盏茶,一杯酒。宝玉因觉得这茶清香异味、纯美非常,这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于是就问警幻仙姑是什么茶,什么酒。警幻仙姑回答说:
“千红一窟”后面,有脂批曰:隐“哭”字。也就是说,曹雪芹此处又用了谐音,“千红一窟”,意思就是“千红一哭”。
“万艳同杯”后面,有脂批曰:与“千红一窟”一对,隐“悲”字。也就是“万艳同悲”的意思。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意思就是说,《红楼梦》里的女孩儿们,不管她们什么阶层,什么处境,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不少红迷朋友们,因为太爱红楼女儿了,所以常常会想,如果她换一个处境,是否就能逃脱悲剧呢?比如若薛宝钗早早放弃宝玉,另觅良人,是否能逃过此劫呢?再比如,若是探春嫁给孙绍祖,是否就不会像迎春那样惨死呢?
可曹雪芹告诉我们,这些想法都不可能实现。因为“覆巢之下无完卵”,当家族大厦倾颓时,从属于男性的女孩儿们,无论她们如何选择,都注定只能以悲剧收场。
为了把“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个大悲剧的思想表达得更强烈、深刻,曹雪芹用了不少“传影”的写法。尤氏三艳和贾府三春,就是互为传影的关系。她们虽然阶层不同,性格上却有极其相似之处,命运上也大体一样。
除了尤氏三艳和贾府三春外,曹雪芹还写了其他“传影”。比如和林黛玉互为传影的有妙玉、龄官、晴雯,她们阶层处境不同,性格却有很相似之处,结局同样悲惨。
曹雪芹这种“传影”的写法,就是把一个原型的性格特征,放到多个不同阶层人物上,并且让这几个人物的结局都同样悲剧。这种“传影”的写法,目的就是告诉读者,在整个家族灭亡时,身为女儿的她们,怎么逃都逃脱不了悲剧命运。
尤氏三艳和贾府三春,出身阶层不同,但是性格上却有极大的相似点,命运上也极其相似。曹雪芹这么安排,目的就是告诉我们:
《红楼梦》中的女儿,没有幸运儿。在贾史王薛垮台后,她们不管是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还是地位卑微的妾室尤二姐,甚至千娇万贵的小姐们,以及丫头们,统统都逃脱不了薄命的下场。她们死的死,远嫁的远嫁,甚至被卖的被卖。最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就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深刻含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