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13岁参加高考,考了654分,却放弃北大坚持上这所大学

 牛人的尾巴 2019-12-09

文/文墨

自古以来,人们对待“神童”就持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神童是天生的,天资聪颖,悟性非常高。也有人认为,神童和后天努力相关,没有后天的努力,神童也将没落。

事实上,神童是兼备了这两种情况才成为真正的神童。

清华教授曾痛批,对神童的过渡崇拜,本质上是对人才的扼杀。

对于清华教授的言论,也有一些教育学者表示赞同,同样,心理学家也不赞同对神童的超前培养。

事实上,很多神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们也许对学习感兴趣,接受知识能力强,学习的时间多,这样的情况下才造就了神童。

他13岁参加高考,考了654分,却放弃北大坚持上这所大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神童,他的名字叫孙天瑞,1996年6月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家在长春市。他很小的时候,家并不在长春市,而在一个小县城里,这座小县城也是他识字开始的地方。后来,因父亲工作调转到长春市,一家人才开始在长春市定居。

孙天瑞3岁时,就认识了很多字,这与爸爸对他的识字教学分不开。不过不得不承认孙天瑞天生聪明,还有就是对学习充满兴趣。当然,也得益于父亲教他识字的独特方式。

孙天瑞的父亲最初是怎样教他识字的呢?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他教孩子识字的资源竟然是街道上的一块块牌匾,这种教孩子识字的方式是不是挺特别的?那时,他每天带着孩子一条街一条街地走。

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还能边走边教孩子识字。教会这条街道上的字,就换另一条街。街道的变换,就像我们翻书一样,学会了这页,再翻到另一页。就这样,孙天瑞跟着父亲把当时县城的大大小小街道走了很多遍。这一年下来他的识字量很大,完全可以独自看一些儿童读物了。

他13岁参加高考,考了654分,却放弃北大坚持上这所大学

所以,孙天瑞4岁那年,他的父亲给他买了儿童版的四大名著,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没想到,他不但对书不排斥,相反还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识字看书从此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4岁这一年,他不仅认识了大量的汉字,还把儿童版的四大名著看完了。对于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作为孙天瑞的父母也很惊讶。

等到孙天瑞5岁时,由于有了前期的识字基础,看书的速度更快,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强,而且他还表现出对读书拥有更加浓厚的兴趣。你别看他年纪不大,读书时如痴如醉,甚至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的妈妈担心把眼睛看坏了,经常要控制他读书的时间。

有时他为了把故事读完,不听妈妈的话,还因此挨了不少批评。即使在妈妈的控制下,5岁这年他仍然读完了30多本名著。这对于一个只有5岁的孩子来说,知识储备已经相当了得,恰恰是这一年父母让他上的一年级。

上学后的孙天瑞,一年级学习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于他,只要考试即得双百。于是,父母给他找来高年级课本,让他自学,即使这样,他也来者不拒,学习小学教材的同时,依然阅读课外读物。后来,据孙天瑞的父亲讲,他们并没有刻意强迫孩子去学习,只是他天生对学习就敏感,对于学习从来就没有厌烦过,并且学习起来还很轻松,完全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也许神童都是从喜欢学习开始的,这也充分说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就这样,孙天瑞学习之旅开始进入快车道,小学一路跳级,而且还从五年级跳到了初一下学期,初二下学期,直接和初三学生参加中考,并且轻松考上了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他13岁参加高考,考了654分,却放弃北大坚持上这所大学

孙天瑞从小学到高中给人感觉是连蹦带跳走过来,看似有点不可思议,这样的学习状态能够保证他考取名牌大学吗?可能会有人产生质疑,但是他到高中二年级就首战高考,开始小试牛刀,目标直指中科大少年班。遗憾的是当年考出的成绩还是稍稍逊色了点。考了560分,比中科大少年班录取线低了9分。于是,他只能再备战一年,参加正式高考。

正式高考那一年,孙天瑞也只有13岁。由于一路跳级,他比正常学习的孩子提前4—5年的时间参加高考。虽然孙天瑞年龄尚小,但个子已经达到1.82米。年龄和身高完全不匹配,所以他不仅是学习上的神童,身高也挺神奇。

孙天瑞正式高考成绩下来以后,让大家更加信服神童的表现,那一年,他考654分。高考分数刚一揭晓,他的父亲高兴之余,开始忙碌起来,研究上哪所大学的问题,于是便联系几所名校的招生部门,其中,北京大学直接表明态度录取孙天瑞。

按理来说,能被北京大学录取,还有什么可选择的呢?家长是这样想的,可孙天瑞却不这样想,他直言:“北大并不适合我,那些专业没有我喜欢的,我想学的专业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于是他执意要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而北航也表明态度满足他的专业。为此,父子俩关于上哪所大学产生分歧,父亲的意见上北大,孙天瑞就要上北航。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就很关键了。

说到这,孙天瑞和比他早一年参加高考的青海省考生周浩遇到的情况一样。2008年周浩考了660分,全省理科考生前5名,他本人要报北航,而父母极力让他报北大。他没有拗过父母,最终按照父母的意愿报了北大,结果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后来从北大退学读技校,如今留校当了一名技师。

对于孙天瑞来说,你别看他年纪小,但是非常有主见,说什么也要去北航读大学,最后父亲也没辙了,只有妥协,按照孩子的想法来报。最终,孙天瑞背上行囊前往北航报到,而且是本硕博连读。现在他已经顺利毕业,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工作,效力于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

他13岁参加高考,考了654分,却放弃北大坚持上这所大学

通过孙天瑞的故事我们要看到这样两点:一是家长要迎合孩子的资质和学习兴趣,神童并不是靠打压强迫创造出来的,况且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不建议家长刻意去培养“神童”。二是家长在和孩子研究报考志愿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不要强制给孩子报考不喜欢的专业。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