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54集:中医内科学

 蔡征征 2019-12-09

  中医内科学是讲述中医治疗内科疾病内容的,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现行的《中医内科学》教材,是五六十年代按照教学需要编辑的,此后各版教材,都是1964年二版教材的充实。
  在教学计划中,《中基》、《中药》等是基础课,《中医内科学》课程只有杂病的内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加上《中医内科学》,是学习、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全部课程。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邪

根据肢体关节症状辨别病邪性质。
疼痛游走不定为风邪胜,称行痹;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者,寒邪为胜,为痛痹;重着固定,麻木不仁者,湿邪为胜,为着痹痹;病变处红肿热痛且痛剧者为热邪胜,称热痹;病变处有结节、肿胀、瘀斑或肢节变形者,为痰瘀阻痹。
2、辨虚实
根据病程长短及全身状况辨别虚实。一般突然发病,或发病虽缓,但病程短者多为实证。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虚实夹杂。疲乏少动者多气虚;面色觥白,心悸者多血虚;肌肉麻木,肢节屈伸不利者多肝虚筋脉失所养;骨节变形,腰膝酸软,多肾虚骨痹。
(二)分证论治
1、风寒湿痹

症状:关节、肌肉酸痛,游走不定,或疼痛剧烈,遇寒加重。或关节疼痛不甚而重者,肿胀,屈伸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紧或濡缓。
证机:风寒湿邪流滞经络,气血痹阻。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薏苡仁汤(《类证治裁》):

薏苡仁、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防风、白术、甘草、川乌、麻黄。
风邪偏胜,游走疼痛(行痹),或以防风汤加减。
防风汤:防风、麻黄、秦艽、葛根、肉桂、当归、茯苓、生姜、大枣、甘草。
常用加减:
(1)下肢关节为主者,为湿邪偏胜(着痹),选加独活、牛膝、防己、萆薢、松节等祛湿止痛。
(2)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多与肾气不足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等温补肾气。
(3)关节肿大,苔薄黄,邪有化热之象者,宜寒热并用,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4)风邪偏盛,游走疼痛,选加防风、秦艽、桑枝、姜黄、威灵仙等。
2、风湿热痹
症状:
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痛处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肤红斑,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证机: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痹阻。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犀角散。
湿热胜者选宣痹汤:防己、薏苡、杏仁、滑石、连翘、山栀、半夏、晚蚕砂、赤小豆皮。
常用加减药:
(1)热重,加银花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
(2)风湿重,加海桐皮、姜黄、木防己、威灵仙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3)血热,皮肤有瘀斑,酌加丹皮、生地、地肤子清热凉血散瘀。

3、寒热错杂证
症状:
关节灼热肿痛,遇寒加重,恶风,或关节冷痛喜温,又有手足心灼热,口干口苦,尿黄,舌红苔白,脉弦紧或数。
证机:外寒侵袭,经络痹阻,寒郁化热。
治法: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当归拈痛汤。
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
4、痰瘀痹阻
症状:
痹证日久,关节肌肉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肿胀、紫暗,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者,甚则关节僵硬变形,有硬结、瘀斑,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
证机:痰瘀互结,留滞筋骨,闭阻经络。
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方药:蠲痹汤
羌活、独活、肉桂、秦艽、海风藤、桑枝、当归、川芎、乳香、木香、甘草。
5、肝肾虚痹证
症状:
日久不愈,疼痛时轻时重,屈伸不利,疲劳加重,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或骨蒸劳热,或兼阳痿、心烦、口干等虚热、虚寒症状。舌淡红,太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偌或细数。
证机:肝肾不足,筋脉失养。
治法: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或成药尪痹颗粒、尪痹片。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附1:中成药选:
1、雷公藤片

说明:   
雷公藤片: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多苷片:  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风湿热瘀,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白塞氏三联症,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昆明山海棠片: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
2、颈复康
活血通络、散风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淤阻所致的颈椎病,症见头晕、颈项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
3、壮腰健肾丸
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用于腰椎间盘凸出之坐骨神经痛效好)。

附2:其他治痹名方
1、当归拈痛汤(《医学启源》方)

组成:羌活、甘草、茵陈、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猪苓、泽泻、升麻、白术、黄芩、葛根、人参、苦参。
功效: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湿热内蕴而兼风湿表证者。
2、三痹汤(《妇人大全良方》)
组成:黄芪、续断、人参、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杜仲、川牛膝、桂心、细辛、秦艽、川独活、防风、生姜、大枣。
主治:肝肾气血不足,风寒湿痹之虚实夹杂者。手足拘挛,或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舌淡苔白,脉细或涩。
附3:焦树德的补肾祛寒治尪汤。
焦树德原稿:“尪痹”这一新的病名,是我在1981年提出的,主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具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疾病(痹病)而言。以补充行痹、痛痹、着痹分类的不足。以下这3张处方都是我治疗尪痹的经验方。
组成:补骨脂9~12克、熟地12~24克、川断12~18克、淫羊藿9~12克、制附片6~12克(用15克时,需先煎10~20分钟)、骨碎补10~20克、桂枝9~15克、赤白芍各9~12克、知母9~15克、羌独活各10~12克、防风10克、麻黄3~6克、苍朮6~10克、威灵仙12~15克、伸筋草30克、牛膝9~15克、松节15克、炙山甲6~9克、地鳖虫6~10克、炙虎骨9~12克(另煎兑入)。
因虎骨已经禁用,可加用透骨草20克、寻骨风15克、自然铜(醋淬,先煎)6~9克以代虎骨。
功能: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主治:尪痹肾虚寒盛证。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出现肾虚寒盛证者(痹证肝肾虚损,痰瘀痹阻证,以关节变形、骨质受损、肌肉消瘦为主症)。
加减运用:
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黄10克。
瘀血明显者,加红花10克,乳香、没药各6克,皂刺6克。
腰腿痛明显者,可去松节、苍朮,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服胡桃肉(炙)l~2个。
肢体僵屈者,可去苍朮、防风、松节,加生薏米3O~44克、木瓜9~12克、茯苓15克、白殭蚕9~12克。
脊柱僵直、弯曲变形者,可去苍朮、牛膝,加金狗脊40克、鹿角胶9克(鹿角片、鹿角霜亦可)、白殭蚕12克,羌活改为12克。
关节疼痛重者,可加重附片的用量,并且再加草乌9克,七厘散(每次1克)随汤药冲服。
舌苔白厚腻者,可去熟地,加砂仁5克、藿香10克。中运不健、脘胀纳呆者,可加陈皮、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
注意事项:
(1)本方以治本为主,往往需服4~6周才出现疗效。
(2)达到显效后,可将此方研细末,每次服3克,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长期服用。
该方制成成药有尪痹颗粒、尪痹片(二药剂型不同,组方相同)。
尪痹颗粒、尪痹片成药说明: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
主治:久痹体虚、气血痹阻,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见有上述症候者。
(尪痹片组成:熟地黄、续断、附子、独活、骨碎补、桂枝、淫羊藿、防风、威灵仙、皂刺、羊骨、白芍、狗脊(制)、知母、伸筋草、红花)。
附4:西医名词
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从症状命名)。
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从病理命名)。
多数风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主要侵犯皮肤、肌肉、关节、内脏及伴有自身免疫异常。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及血管炎等,现在把这一类疾病叫风湿免疫疾病(两类疾病合并命名)。
附5:风湿性疾病分类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重叠综合征、血管炎等。
2、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
3、退行性变
骨关节炎(原发性、继发性)。
4、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风湿病
痛风、假性痛风、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5、和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等。
6、肿瘤相关性风湿病
a、原发性(滑膜瘤、滑膜肉瘤等)b、继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等)。
7、神经血管疾病
神经性关节病、压迫性神经病变(周围神经受压、神经根受压等)、雷诺病等。
8、骨与软骨病变
骨质疏松、骨软化、肥大性骨关节病、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骨炎等。
9、非关节性风湿病
关节周围病变、椎间盘病变、特发性腰痛、其他痛综合征(如精神性风湿病)等。
10、其他有关节症状的疾病
周期性风湿热、间歇性关节积液、药物相关的风湿综合征、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