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新媒体的20个坑,你踩中几个?

 几度空间2020 2019-12-09
企业新媒体,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而不自知!

因为这意味着你在重复做着错误的事情,效果不佳却又找不到关键原因。

部分企业刚启动新媒体项目,仍然摸不着门道,又或者运营了好几年,仍然跌跌撞撞、难有起色。摸着石头过河,显然并不适合今天新媒体运营的快速变化。

之前已经分享过「给企业公众号运营者的20条建议,以及「企业新媒体团队成长的20条建议」,今天再为大家梳理「企业新媒体的20个坑」,看看你在运营中踩中了几个?
 01  企业新媒体等于自媒体 

自媒体,是自媒体人的媒体。自媒体的内核是内容,报刊开专栏、论坛连载、写博客、写微博、再到写公众号…这是自媒体人的画像。自媒体更多是单枪匹马,背后是自媒体人。
企业新媒体,是企业的新媒体。企业新媒体作为平台,解决品牌公关、市场营销和用户运营三大板块的问题,需要团队作战,需要搭建矩阵,背后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内容只是载体,而不是目的。
往往,很多品牌把企业新媒体当成自媒体,从一开始,认知就错了。
 02  把企业新媒体做成企业内刊

十年前,没几个老板敢说企业内刊推出报刊的发行量,公众号时代,总想把企业报道写出10万+,这本身就是不合常理。
而现实是,很多企业把新媒体做成企业内刊,公司获得某某奖项,领导出席某某大会,公司团建文化,这些图文成为企业双微的常见内容,还在疑问为什么没有粉丝关注,试问大家为什么要关注你的内刊?
企业新媒体应该是品牌和用户互动的社交平台,粉丝关注品牌号不是为了看广告,更不想看企业内刊。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企业新媒体的首要任务。
 03  企业新媒体没有红利了 
 
红利,本质上来源于信息差。从公众号、小程序到抖音,每个新鲜事物出现之后,我们都要大胆试错,探索和尝试新平台和商业的结合。需要对新事物足够敏锐,而不是怀疑和排斥。
抢占红利,企业既要把握当下信息差,也要准确预判未来趋势。

当下,粗暴粗放的运营手段早已失效,唯有专业的精细化运营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对的方法,什么时候都是红利期。
 04  企业新媒体取代传统业务

因为渠道商的利益关系、因为企业内部门的权责关系,传统企业对新媒体往往忌讳莫深,认为企业发展新媒体就是为了取代传统业务。要么不敢做新媒体,要么幻想新媒体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两个极端。

企业新媒体不会取代传统业务,而只是提升效率。商业的本质是效率的提升,在商业模型的关键节点,新媒体更好提升效率,也更好打造数字化品牌资产。
 05  抖音号发布看心情

每个新媒体平台发展到今天,都是拼专业运营,一些企业看到抖音火,就开号搬运视频,发布频率不稳定,发布时间很随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其实,这是在做无用功,浪费资源,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抖音号一开就想着变现,视频贴满品牌LOGO,各种拐弯抹角跨平台引流,殊不知早就被抖音拉入黑名单。
 06  浅尝辄止,到处点火

新媒体日新月异,还时不时冒出一两个超级新物种。一些企业追新平台和追热点一样积极,什么火就做什么,这和上面的第3坑不同,要去尝试,有计划地去研究,而不是蜻蜓点水。

关键在于制定明确的新媒体战略,核心平台运营为主,创新探索为辅,而不是什么都做,什么都没有深入做。一些企业本来新媒体团队人数就不够,精力远远不够,还到处开号,到头来没有一个号能做起来。
 07  新媒体账号越多越好

一些企业,早期时候注册了一堆公众号,旗下所有产品和业务都有单独账号,以为这是新媒体矩阵,其实,这反而造成用户认知错乱,压根不知道哪个是品牌号,流失了自然搜索流量。

新媒体账号,贵精不贵多,而且不同的新媒体平台,有不同的布局方法,比如公众号,一个品牌主号就够了,抖音就适合品牌主号搭配IP矩阵号。
 08  对手机APP的执着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品牌自主研发APP完全没有必要。在今天,PC官网都成了鸡肋,更不用说APP。

手机APP千千万,我们每天用的不超过5个,换位思考,用户为什么要下载你的APP?

而且在今天,小程序基本上可以满足APP大部分的应用,程序更快更轻,无需下载,随手可及,这才是趋势,而不是去琢磨研发一个笨重的APP,况且,没有人用。
 09  订阅号比服务号好 

订阅号每天可以推送,服务号一月只能群发4次。所以,企业在布局新媒体时候,往往就首选订阅号,觉得推送次数多是个宝。

殊不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服务号的接口功能更丰富,而且很多功能订阅号是没有的,比如说GPS定位、带参数二维码和模板消息等。

服务号,更适合管理用户和深度运营,企业应该优先选择服务号作为品牌主号,引流和沉淀用户,搭建私域流量池。
 10  新媒体部设为企业二级部门

毫无疑问,一级部门的属性决定了二级部门的方向,如果新媒体部门在品牌部下面,肯定是成为品牌宣传阵地,如果在市场部下面,肯定是成为销售渠道。

但是,企业新媒体不仅仅是宣传工具或者卖货渠道,它是从品牌公关、市场营销到用户运营的综合体,只有将新媒体部门提升为企业的一级部门,才能释放新媒体的势能,从根本上构建起企业的数字化业务体系。
 11  新媒体只是新媒体部的工作

企业新媒体战略必须是自上而下整体推动的,包括线上活动、电商销售和O2O业务等都需要技术、客服、生产和市场等部门的配合。企业新媒体不能是单打独斗,必须是军团作战。
所以,和老板达成共识,是做好企业新媒体的关键。只有企业高层统一认知,企业才能在短期内整合各部门资源快速推进新媒体的工作落地。
 12  全体员工朋友圈刷屏

一些企业习惯性要求员工发朋友圈宣传,大事小事都统一发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员工往往就把公司同事拉一个群,天天分组群发,管理层乐呵呵看到朋友圈刷屏,其实,都是公司员工相互刷屏,外面人压根看不到。

何必呢?员工自发传播的内容才是好内容,换而言之,作为企业的新媒体运营者,应该要创造同事们都乐意传播的内容,做一个自己愿意阅读的公众号,是优秀考核线。
 13  新媒体部的万能小编

很多企业对于新媒体运营者的认知,还停留在化石时代,总以为招聘一两个小编就能搞定,从内容创作、活动运营、平台管理到用户互动,指望基础的小编能全部做好。

到头来,从平台到团队都停滞不前,没有传播没有销售,怀疑新媒体是不是不行了。

企业新媒体不同的运营分工,不同的平台矩阵,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匹配不同的人员架构。专人专岗,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14  害怕掉粉

新媒体运营者常问的一句话:如何发推文才能不掉粉?事实上,发推文掉粉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应该关注如何拉新,粉丝是自由流动的,留下来的才是精准用户。

企业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构建粉丝的获取渠道,以及如何设置品牌内容和服务,将目标用户筛选下来。与品牌不产生任何互动的粉丝,充其量只是一个数字,对企业新媒体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15  个人号急功近利 

私域流量火,大家都扎推开个人号,但是,忽略了个人号的精细化运营,从开号开始就掉进了大坑,比如说用连号注册,长期用同一个WIFI,开通微信号后就批量加好友,微信默默把你关进小黑屋,你还不知道。

私域流量的核心是信任,精细化运营尤为重要。个人号是关键部分,个人号的安全养号期是两个月,至少正常运营两个月后,才适合做营销动作。
 16  线下引流就是印个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