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鹰

 颐源书屋 2019-12-09


??

 阅读故事 


因为鱼鹰发出了这样鷎、鷎、鷎、鷎的声音,在白族语里面有它特殊的称呼叫“鷎斗”。它的学名也叫鸬鹚。

大理白族文化研究所 所长 张锡禄

在剑川的鳌峰山,青铜器的考古里面已经有鱼鹰的图案。鱼鹰和白族的先民,已经共度了大概四千年的历史。到现代,它都相随着白族人民的生活。为什么会这么长的时间?

首先,世界上在湖泊旁边用鱼鹰的民族,也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像大理的鱼鹰,当年到日本去表演,在船上叫它上来的时候,拍拍板子它就上来了。但是日本的鱼鹰,要把它的脖子勒起,放下去,回来的时候要把它收回来,不拉它它回不来。所以我们看了很多的资料,我们大理鱼鹰的训练程度,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在日本的比赛,我们大理的鱼鹰得了第一名的。

有一个日本的,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叫做周达生,他一辈子就在研究鱼鹰,后来他说从来,或者没有到哪个地方,看见鱼鹰这么乖,这么听话。那么我们生活,在四千多年的历史里面,鱼鹰它没有丢下白族人民,白族人民也没丢下它们,它就变成一种伙伴的关系。

还有这些船家,养鱼鹰的这些人,他们几乎是不同姓氏的人,不同的家族一直在养,它已经和大家之间,结下了深情厚谊,那么它断然是一个文化的符号。

另外这个鱼鹰,它是一种很好的捕鱼工具,古代的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靠海里面,海里面产的就是鱼虾,这些东西,那捕鱼的最好的助手,就是鱼鹰。

过去白族的海边的人家,他们这个船,一种小的叫夫妻船,一种大的就是大船,他们最早的时候在岸上,他们都没有家,他们就在河里面,就是这么生活。

鱼鹰,牢牢的站在船的船板上,风怎么起浪怎么起,它们不会跑。夜里面鱼鹰就站在船边睡觉,人睡了它们也睡了,太阳升起来了,它们拍拍翅膀,咔嗒咔嗒到湖里面去游,然后它们吃点小鱼小虾,就回来了。

回来以后让站在那里,让看看,可能鱼来了,就拿那个竹竿赶它们。哦、哦、哦,这么一喊一打,那鱼啪嗒啪嗒就在水里面了。然后一直在啄,一直哗哗的往深处去游,游了以后,假如说一个鱼鹰不到终点,这边一敲敲船板它就回来,就拿下去,小鱼敲敲船板它过来,抓住它的脖子,它就把那个鱼吐出来,它又去拿。

那大鱼怎么拿,它就在那里叫着求救,然后来第二只鱼鹰跟它一起,不行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一群鱼鹰拿那个大鱼。大家扛着,把那个鱼拿起来,大概十多二十斤的鱼,它们都有办法,一家人养十几只、二十只,甚至上百只的鱼鹰,假如说啄一天回来,那么他们的收入就够了。

过去,我们小时候看过很多他们船家人的孩子,鱼鹰下水了,这些小孩子也下水了,鱼鹰上来了,他们也上来了。他们跟鱼鹰在一起嬉戏,在一起玩耍,他们小小的就看着父母亲、爷爷奶奶怎么喂,他们就学会了,所以养鱼鹰,还变成鱼鹰的世家。

那么鱼鹰在沙村一带,解放前,大概他们那里有两三千只。到了解放初期,帮他们成立了几个合作社,它们为合作社创造了财富。一直到今天,鱼鹰它在社会的发展当中,很多原来有鱼鹰的地方,已经差不多消灭掉了,那么大理的鱼鹰不多了,才有几十只到一百只。所以这个是一个珍贵的财富。

从生态学来讲,鱼鹰从来没有污染过洱海,所以鱼鹰是经过四千年淘汰的这个机制里面,没有被淘汰的一个东西,所以我们要善待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