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花间挹香 2019-12-10

先秦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中有这样一句话:“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意思是说:“大禹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以砍伐的树木为路标,从而将天下划分为九州,用以管理万民。”

《尚书》所记载的“禹分九州”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州”为单位来划分天下土地,并沿袭至今。“州”也成为了中国历朝历代对华夏大地最基础的行政区划,中间虽然有过数次改动,甚至中断,但“州”在中国地理和历史方面的意义却从未间断或者消亡。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禹贡九州图

“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於是为十二州也。”——《史记·五帝本纪》

众说纷纭的“九州”含义

历史界对于“九州”的确切含义并不一致,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先秦史料中的“九州”。《尚书》认为中国古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周礼》则认为徐州、梁州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幽州和并州;而《尔雅》中又将青州换成了徐州。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尚书》中的九州

第二,“广义九州”和“狭义九州”。广义上的九州指当时的人类世界,其中中华大地又称中州;狭义上的九州则认为汉人所居住的中华大地就是九州,称“汉”地。从此以后,“九州”一词也成为了中国的代称,又称“神州”。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广义九州图

汉王朝地方行政的根本——“西汉十三州”

汉朝建立之后,随着西域、巴蜀、河西走廊以及北部长城一线广大地区相继纳入中国版图,“九州”已经不能去囊括如此辽阔的疆土,所以汉朝统治者又在“古九州”的基础上新增演变出四个州,分别是:以河西为主的凉州、以巴蜀为中心的大部分地区益州(原称梁州)、以北部边疆为根本的朔方、以广西百越为核心的交州,并将黄河流域下游两岸划分青、徐二州,再加上雍、冀、豫三州中心的都城核心地区——司隶,故称“西汉十三州”。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西汉十三州”行政区划

汉朝建立初期虽然以“郡国并行制”为地方政治制度,但汉武帝元封五年又恢复古制,划天下为十三州部,各州派遣一位“刺史”为最高行政长官,管理该州大小事宜;汉成帝时期又改刺史为“州牧”,掌握着一州之地的军政大权。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东汉州县图

“改禹徐、梁二州合之于雍、青,分冀州之地以为幽、并。故《周官》有职方氏,掌天下之地,辩九州之国。”——《汉书·地理志》

汉王朝兴衰之本——“刺史”与“州牧”制度

“刺史”与“州牧”二者虽然听起来权力相近,实际上却有本质上的不同:“刺史”一职在设立之初是以监察弹劾为职责,军事方面的权力仍然归郡守所有;而“州牧”则是集监察权和军政大权为一身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二者的区别相当于钦差大臣和地方诸侯之间的差别。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刺史画像

州牧制度的设立虽然对汉王朝有效管理地方行政、巩固皇权,进而促进“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直接导致了地方权力过于集中,进而形成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各州牧拥兵自重,觊觎天下的乱世局面,对汉王朝的灭亡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州牧祠堂

隋唐地方行政——道、州、县三位一体

隋朝时期仍然以郡为地方上的主要行政区划,但并未取消自古以来的州制体系,而是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州中含郡、郡下有县,并在各州郡设置刺史和太守进行管理。这种制度虽然在短期内对促进国家统一,巩固王朝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州郡制度下庞大复杂的官僚体系却让隋朝中央不堪重负,可以说隋朝的“州郡并行”制度是一次不成熟但有进步意义的地方行政制度。

有了隋朝的前车之鉴,后继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对而言就显得完善了许多。唐朝时期取消秦朝创立的“郡制”,恢复汉武帝时期的“州制”,以州、县二级为地方行政区划,其中州级行政区划又称为“府”,名义上和西汉州制相同,但实际管辖地区已经非同往日,可以说是郡的替代品。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隋朝行政图

唐太宗贞观年间,随着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张,州制已经很难满足日益突出的地方管理问题,而且由于州府数量过多,难以协调管理,故又在州制之上增加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道”。“道”制的设立目的和西汉“州”制如出一辙,都是中央为管理督查地方工作而设置的监察制度,但在不断发展之后,演变成了地方上的最高行政区划。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唐朝“道”制同西汉“州”制一样,其最高长官“采访使”在唐朝中期逐渐演变成了边疆地区所独有的“节度使”,“道”也发展为地方权力高于中央的“藩镇”,各节度使“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差一点灭亡盛唐王朝。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唐朝地方行政图

人类文明史上的政治奇迹——“州”制

宋朝沿用唐朝大部分行政制度,地方上依旧分为三种行政区划,只不过改“道”为“路”,底下仍然以州、县为基础;元、明、清三朝则设“省”制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省”制的设立,成功替代了自古以来最根本的地方行政区划“州”制。至此,沿用了数千年的“州”制就此结束,成为历史尘埃,后世虽然有零星使用,但已从根本行政区划变为特殊行政区划,不复往日风采。

以“九州”为本,探索“州”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古九州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风云,“州”制作为华夏大地最根本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其本身详备完善的政治功能,系统而妥善的解决了国家治理的根本问题,并将中华大地凝聚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在特定的历史岁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政治奇迹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