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众不同的儿女教育(六)——胎教

 须弥芥子957 2019-12-10

胎教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好呢?有人认为胎教从怀孕以后开始,或者从孩子生出来以后开始,这是片面的观点。
在怀孕、夫妻恩爱、甚至谈恋爱的时候,都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机会,那时候就已经产生了生命。因为你们的情,始于之前的每一次心情。夫妻有了这种情,才有了后来的结果,才有了受孕,所以受孕是之前心情的积累,受孕是在有情之后。
下面我们分析一些夫妻的心情,将会导致孩子什么样的结果,因为孩子的性格与父母的性格是完全相平衡的,这也像齿轮一样,形成对立统一。
如果夫妻双方不合,那么今后怀孕,生出来的孩子在社会生活上将充满矛盾。如果你的矛盾心理能自化,认为这是一种快乐,认为你应该承受,那么他今后就有化解灾难的能力。
如果父母特别柔情、懂得奉献,那么孩子一般用特别的自私来平衡。如果父母是烦躁的,那么孩子不可能是平静的。如果父母是柔软、随和的,那么他有可能是倔犟的。所以优点遗传的很少,缺点遗传的很多,这是因为我们用“爱”来进行教育,往往会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真正的教育是以“心”来教育,而不是以“爱”来教育。爱在某种意义上是甜蜜的,就像人吃了糖以后,刚开始会觉得甜,过后嘴里是很苦涩的。爱像火焰,有火烧的作用!但真正的爱是清水,只有清水才能滋养万物,使万物得以生长。以火来教育人,以爱来教育人,都不是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未来一定会耽误在父母的心态和父母人生观的偏颇之中,所以我们要懂得什么是“爱”。
好的性格形成是相反的,不好的性格形成是相同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用“心”。我们自己的心就是对孩子真正良好的教育,这比你对孩子讲述知识更为重要!《道德经》中常讲,圣人行的是不言之教,就是父母怎么做,子女就会跟着怎么做,这叫效仿。但是优点往往相反,缺点往往相同。
母亲的伟大在于给孩子痛苦,让他通过你的身体而降生,生产时巨大的痛苦,将给孩子带来未来的福德。母亲的伟大在于承受,而不是生气和不理解,不是去要求丈夫如何如何。如果在怀孕教育孩子的时候,你不能做到一颗平常心,那么这种因果必然会回到你身上,并且落在你的孩子身上。
所以教育儿女确实是越早越好,以心来相教,那就是行不言之教。心灵这个方法最好用,也是最重要的,比你吃什么营养品来滋补不知重要多少倍。
关心的“关”,为什么是把心灵大门关闭之意?为什么关怀的“怀”(怀:心加不)是心不能动,古人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古人告诉我们关怀不是不行,但你要把心灵的大门给关上。当你关怀别人的时候,你的心不能动啊。
但是父母对孩子,哪有几个不动心的呢?“动”连着一个乱字,叫动乱;“静”也连着一个字,叫静化,还连着一个字,叫静养。动,没有动养之词,动也不能化,只有动乱。
人越琢磨,越走上了小聪明之路,总是琢磨怎么能对孩子好的时候,就已经乱了方寸。那个方寸就是我们的心灵,当你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你已经乱了。动必乱,静则化,静则养,静是万物之根。那么有了根,孩子生长怎么能不茂盛呢?
静在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人不能离开清静,一旦离开清静,等待着你的就是死亡。因为静能养神,动必然消耗我们的神灵,所以静是我们的生命之根,生命之根在于静啊!知道了根本,一切才有光明的未来。
静是育儿的开始,要静到每一个点上:对孩子的称呼要静,对孩子的滋养要静,对孩子的进步要静,对孩子的过错也要静。静能养,静也能化,静是我们的根本。我们永远不能离开的就是宁静,因为宁静方可以致远,叫宁静致远。
如果孩子生出来的时候很美丽,你没觉得高兴,以宁静待之,想到这个美丽只是暂时的,甚至你想可能因为这一时的美丽,会带来很多的灾祸,那么孩子就会越长越漂亮。因为你的静,才能让孩子长期而不改变。
就像孩子每一次进步的时候,不能以高兴待之,当你平静的时候,孩子的进步才能不断地延续下去。但是现在的父母们,都在不断的夸耀孩子,不仅如此,还奔走相告,这是更大的灾难!因为夸是大亏(夸:大加亏),吹是嘴欠(吹:口加欠),欢乐是又欠(欢:又加欠),愉快是心被偷走了(愉:心加俞,俞是偷的一半)。明白这些道理,我们才知道,以道的方法来育人是那么的难,而且又那么的简单,但又不容易做得到。
胎教对孩子今后的教育只是漫长儿女教育的开始,但是这个头要开好了、立正了。怀孕并不是一次偶然,而是心情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每一次心情的产生,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以相反的心情改正之。

《精彩课程 与您推荐》:

周老师讲《百家姓的机要》

周老师讲《百家姓的机要》 来自周易国学大讲堂 05:22

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们必须了解我们自己的祖宗,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姓氏,如何祭祖、拜祖、祭拜我们的姓氏祖先。

姓名的姓为什么是女字边?女娲创造了数百个神仙,各封一号,顶着这个名,这个名就是第一个神仙,比如姓赵的就是赵氏神仙,我们是仙人生的,所以要尊姓大名。

但为什么又有“免贵”呢?问您尊姓大名?你说,我免贵姓林。因为一切姓都是大贵,都是神仙,你不可居神仙的名,我愧对神仙,所以必须免贵。后来的名字,谁能克自己的本姓,那就是免除其贵。

老师在课堂上列举了很多姓氏,一一分析各个本姓的特点,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尊本性,不忘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