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联想与想象
2019-12-10 | 阅:  转:  |  分享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之《联想与想象》



当你展纸握笔准备作文时,你是否会思维凝固,思路闭塞?是否会“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苦做为难文”?那么,怎样使自己的思路洞开,文思泉涌?将联想和想象引入作文吧,让它来拓展写作思路,打开写作之门。当你驾上思想的野马,纵览古今,横贯寰宇,一看到作文题目,你就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联想的特点是什么呢?从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由此及彼,由甲及乙……。如由“绿”会想到植物、春天、希望、春风又绿江南岸、青春等等。什么是想像呢?将已有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就是想象。如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想像,可以想到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高高的石拱桥,地动仪,圆周率等等。同一道作文题,我们若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像,就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

按照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同,联想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由一个事物想到在空间上或时间上接近的另一事物,这就是接近联想。如果想起了和对象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近或相似的事物,就会形成相似联想。相似联想反映着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一般的比喻都是借助相似联想。所以这种联想形式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得相当普遍,所起的作用也特别突出。如鲁迅在《故乡》中称“杨二嫂”为“圆规”,就是由杨二嫂两条瘦长的腿想到圆规细长的腿;再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就是把“彩霞”、“澄江”分别与“绮”、“练”(都是丝绸名)联系了起来。对比联想是从某件事物引起对其他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头脑的加工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的思维活动。利用想象,可以把微小的再造成庞大的,简单的生成复杂的,抽象的化作具体的,遥远的变成眼前的,破旧的翻成崭新的,反过来、,也可以由大变小,由复杂变简单。只要你愿意,存在你脑海里的材料可以像变魔术一样任意变幻。比如,未来一万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谁也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想象,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推理,把它描绘成各种样子。

联想在作文中起到打开思路,搜集素材,甚至产生灵感佳构的作用。面对题目或话题,如果学生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浮想联翩,那么作文就好写多了。联想部分,告诉学生要围绕一个话题,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联想,即“复合联想”。课文中举了“春”题目的例子。

其实,要让学生学会联想的方法,养成联想的习惯,形成联想能力,只教给一点知识,三两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要告诉他们一些具体的方法、可操作的步骤,并且经过多次的实践才能完成。我们可以把例子处理得更加明晰、具体,从例子中概括出具体的方法,把方法变成可操作的步骤,指导学生按步骤不断实践。如:



联想题目 联想方式 联想内容 春 相关联想 花朵、柳丝、绿草、燕子、风筝…… 相似联想 婴儿、花季年华、充满生机的祖国…… 延伸(类比) 冬去春来、苦尽甘来、死亡与新生…… 再如关于桥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联想:

1.从造桥用料联想:木质→石质→钢筋水泥→是历史的见证。

2.从字型出发:犹如一个人手足俱插于水中→修桥的都是普通的劳动人民。

3.从作用联想:它连接两岸,代表人与人、地区与地区间的沟通→大陆与台湾之间。

4.从比喻义联想:连接人们心中美好的感情:如“鹊桥”“断桥”“虹桥”“魂断蓝桥”“廊桥遗梦”。它牵扯人们的感情→是一条纽带。

5.桥所代表的精神→承受重压,担负责任,人车马在身上川流不息而岿然不动。

6.过河拆桥→过河后,桥便失去了对他的价值,被拆掉。

7.代表尊重→古时先有河,而无桥,怎样渡河呢?是把河填平还是想别的办法?架桥,既过了河,又不使河受到伤害。这体现一种对河的尊重,对自然存在万物的尊重,人想的不是去改变自然,去伤害它,而是与自然和谐相处。

8.天桥,一种在新时代中出现的新的桥,本来是为给行人提供方便和安全,但却有一部分人总是不走天桥,而是横穿马路穿行→人的素质

9.桥上的特殊故事→一种是桥上总发生一些浪漫的故事,引起人们的美好情感,另一种则是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比如南斯拉夫电影《桥》所反映的故事,美国电影《桂河大桥》所述的内容,又如“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在实际的思维中联想和想象是难以分开的,但又各有侧重。联想重在对存在的事物的连接,想象侧重于“无中生有”。所谓“无”,是“故事”“情节”,情和理却是真实的,是和“客观”相连的。

教材中所说的“假设法”,是给想象一个“支点”,然后生发开去,表现在写作形式上为扩写、改写、续写、虚拟故事等,借助一个“由头”,想象出合情合理的原本没有的内容。我们所学过的课文,给我们这种想象练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已有的“资源”。如对诗歌形象意境的扩写,诗对历史故事的补充,对小说故事结尾的续接等。如,“孔乙己之死”,“祥林嫂之死”,“假如项链没有丢失”,“还项链以后”,“阿Q新传”,“昭君出塞”,“李白醉酒”,“陶令回家”,“采菊东篱”等等。

写作文的时候,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可以比较从容。大到审题,选材,小到比喻夸张,都是把两个以上的材料联系起来进行加工。比如看到一个题目,立即联想到以前遇到的什么人,看过的什么新闻,见过的什么场景,听过的什么音乐,记住的什么名人名言,以及以前写过的类似的作文……,把这些材料进行一番比较,最后选出比较合适的,再经过一些思考加工,就比较有把握了。

有人说,联想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两种不同形式,联想的内容都是已知的、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想象通过思维产生新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不过,二者有很多共同点,一是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都说联想的好,那么至少你要知道“银河”、“九天”这些词语、典故;你要想象一万年以后的世界,你就应该懂得一点基因知识、环保知识、宇宙和外星探索知识,电脑知识等等,要不然,你的想象就没有依据,想出来也不会精彩。有的人把好的想象和联想看成是灵感爆发得来的,其实,灵感也要以知识基础和思考习惯为前提。二是都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把两件事物联想在一起,主要看它们有没有共同特征。比如长腿和圆规,大桥和彩虹,网络和高速公路;再如想象中的未来世界,要有未来世界的特征。三是最好得有创造性,想得新鲜、独特。比如人们把美国篮球明星乔丹比喻为“飞人”这是有创造性的,把罗纳尔多称为“外星人”,这是第一次这样比,所以人们的印象十分深,可是如果再把另外的人也称为“飞人”“外星人”那就不够有创造性,至少应该加一点改造,比如叫“小飞人”,“赛外星人”,“超人”等,大家才会认可。

我们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你认为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不可胡思乱想,要符合事物特征;要符合生活逻辑;要选择想到的比较有意义的内容,力求使文章有一定的社会效果;诗歌创作和文学创作中很需要我们想到的内容有美感,还要独特新颖。

总之,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展开想象,既要丰富,又要合理。巴尔扎克说过:“想象是双脚站在大地上行进,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想象的基本特征——丰富又合理。我们既可以抓住事物间相似、相关、相反的关系,作横向的联想;也可以穷通古今,面向未来,做纵向的联想;甚至可以大胆虚构,超越时空。但是,一定不要忽略了想象的合理性——那就是符合事物的特征,符合生活的逻辑,讲究美感.。比如:如果天下了雪,你打开门一看,脱口而出:“万紫千红总是春啊!”或者是“这一场大雪像一团火,点燃了我的激情”,这就是明显的不符合事物的特征,不合理的。而如果你说::"像一把把的盐撒向空中,那么缺乏美感。最好的就是:“片片柳絮因风起”或者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本周作文:根据下面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和切身感受,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文。

材料: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污浊,有容清纳浊宽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化为雾、雨、雪,凝结为晶莹的冰,干变万化而又不失其本性的,是水……

10.按照“图现概念”的要求,以《水的联想》为题,列出写作提纲。

???提示:从有水便有渡——有山便有路——有困难就有解决它的办法;

???从水的功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用于治理国家

从水平如镜——做政治思想工作要一碗水端平

从水滴石穿——想到艰苦创业、学业的增进,务必有此种穿石精神。







联想与想象







──作文创新的桥梁



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可以把分散了的思想联结在一个明确的思维链条上”,“是由某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有助于人们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把人们的思维引向广阔的天地,它有利于人们随机应变,不依常规地进行思考,使人们的思维跨上创造的阶梯。”这是作文创新的第一步。“想象是在改造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创新不可或缺的思维品质”,可以在对原有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改造、组合、概括,使之生成一个明确全新的意象。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从而使作文真正实现从平淡到创新的腾飞,是作文创新的桥梁。联想与想象的训练,在新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如第一册《皇帝的新装》要求续写《皇帝游行之后》,第二册《月亮上的足迹》要求:假设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触发点,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写作训练第三单元也有《20年后的我》这样的参考题目,等等。但这些训练散见于各章节,缺乏系统。因此第位语文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一、主题与材料的联想与想象主题与材料密不可分,犹人的思想与肉体。实践中,可由主题来选材,也可由材料来归纳主题。小学的作文训练,大多是先学写作例话或范文,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从内容到结构,以至过渡,都刻意模仿,使作文成为套路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到初中后,由于作文要求从生活中取材,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作文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或是东拉西扯,缺乏新意。在一次作文训练时,有学生突然提出停写周记,理由是每周都写,写得没有写的了。我说真的没有可写的吗,学生都点头。我感到这个问题严重,有必要在这方面加强训练。于是我说:“真的没有可写的东西吗?大家回忆一下,从今天早晨醒来到出门这段时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学生不假思索,就踊跃回答:“下雨的声音,好像还有风声。”“妈妈又在叫我起来吃早饭。”“鸟的叫声,好听得很,可惜只听到几声。”……我说:“你们不是说没有可写的吗?这些都可以写。”“这些都可以写?那不又成了流水帐了。”我说:“这些可以写,而不是说就这样。我们要发挥联想和想象,我们要以这些材料为触发点,联想到更丰富的材料,更深刻的主题,这样才能写,也才能写好。”然后,我以风雨声为例,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寻找材料,归纳主题,思路如下:听到风雨声──唐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是美好的,但容易过去──要珍惜光阴──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要珍惜青春──悔恨自己过去不珍惜时间的行为。──今后如何珍惜时间。这样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很快完成了后面的内容。妈妈叫我吃饭──妈妈每天都这么早起来叫我吃饭──妈妈多么辛苦──这是母爱的体现──体现母爱的事还有:半夜起来给我盖被子,为我剪指甲,掏耳朵……听到鸟的叫声──多么美妙──可惜鸟太少──环境被破坏造成的──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可见,联想与想象,要收集材料和确定主题的过程中,作用非同一般。思维一旦被激活,就如万斛泉水,奔涌而出。学生不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时,特别是刚开始训练时,要强调学生从一点出发,进行联想和想象,不要信马由缰,不着边际。二、情景与细节的联想和想象如果材料和主题的确立是构建作文大厦的框架结构,那么,情景与细节的联想想象则是室内装修,是使之美化、写出新意的重要手段了。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记叙文教学中,提醒学生一定要在头脑中再现具体的情景和细节,大到环境氛围,小到一颦一笑,都要在脑海中活灵活现的想象出来。这样才能使文章不落俗套。以表现母爱的掏耳朵为例,第一位同学写到: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听到一阵笑声,我出来一看,原来是邻居张婶正在给她的女儿小倩掏耳朵。母女俩有说有笑,这场面多么令人感动啊……而另一位同学写到:冬日暖暖的阳光,照着大地,照着母亲照着我。我枕在母亲的膝上,仰面看见母亲耳鬓的几丝银发,在阳光中一闪一闪,刺得我的眼有些发涩有些痛。她的额头也已爬上了几条皱纹,那沟沟壑壑里,有她三十五年来自己的风风雨雨,也有十三年来为我的酸甜苦辣。母亲的目光那样专注,手是那样轻柔,耳勺也那样轻柔。那痒痒的感受传遍我的全身,像童年每一次温柔的抚摸,像童年每一声温柔的呼唤,和着这冬日暖暖的阳光,沁入我的心脾。显然,后一位同学在写作过程中,联想和想象非常丰富,从而营造出这样温馨的氛围,写出这样生动的细节和细腻的内心感受,从而使文章呈现出新的境界。当然,作文要真正做到创新,仅从这两方面去作是远远不够的。但联想和想象肯定是重要的一步。“联想的流畅性、奇异性、能突破时空限制,架起创造的桥梁。想象的新颖性、独特性,能创造新形象,创造典型。”21世纪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时代,创新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题。愿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探索,那么,创新的思想之花,必将开遍神州,我们祖国的花朵,也因之而更加灿烂芬芳。





























































































































































































































































































































































































































































































































































































































































































































































































































































































































献花(0)
+1
(本文系胜利郭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