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与》专题展揭幕,秘藏山穴 20 余年的《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亮相

 李平东方明珠 2019-12-10
农历己亥新春即将到来,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携手举办的《鲁迅与》专题展日前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题展厅亮相,展期将持续至 2 月 24 日。

2019 年是五四运动 100 周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策划纪念五四百年系列展览、学术研讨和主题宣讲,深入挖掘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共创建之间的内在关联,向观众生动展现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用专业的内容、创新的形式,打造初心教育大课堂,打响 ' 党的诞生地 ' 红色文化品牌。

20 世纪初期的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人们对社会变革和思想革新的呼声也急剧高涨。1915 年 9 月 15 日,《青年杂志》在上海诞生。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指出:要实现社会变革,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提出 ' 民主 '' 科学 ' 的口号。此后,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相继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讨论问题涉及道德、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等问题,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青年》受到进步青年的热烈支持与响应,以其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姿态激进的新意识,引领思想文化界与封建文化传统作斗争,成为介绍与传播西方近现代文化思潮的主要窗口,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的大本营。从思想上、文化上推动中国从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 ' 民主与科学 '' 文学革命 ' 等口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曾受到《新青年》的深刻影响。

鲁迅说:' 凡是关心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谁都知道《新青年》是提倡‘文学改良’,后来更进一步而号召‘文学革命’的发难者。'《新青年》第 4 卷第 5 号,发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他首次使用 ' 鲁迅 ' 这个笔名。此后,鲁迅在《新青年》发表新诗、随感录、小说等共计 50 余篇,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本次展览共展出 70 余件实物展品,其中有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藏精品文物张人亚秘藏山穴 20 余年的《新青年》' 劳动节纪念号 '、引领无数人走上革命道路的《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的 ABC》《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译作和著作,还有《新青年》代表作者的代表作、多幅名家创作的鲁迅笔下经典形象艺术作品等,详实的资料与生动的图画,再现了新文化运动前后《新青年》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中国的重大影响。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李婷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