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感

 天鹅作文 2019-12-10

语感

写作文的时候,心里有很多想法,却就是不知道如何下笔,或前言不搭后语,或者辞不达意,刚写一两句,觉得不合适,就把稿纸团成团扔到垃圾桶。好沮丧呀。

为什么会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呢?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培养出语感。语感,是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语言感悟习惯。语感,是写作文的重要技巧。

语感强的人,阅读文章时,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有效之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感强的人,写作文时,就能快速、敏锐地找到适合的语言文字来表现真实有效之信息,写出用词准确、表意明确、感情充沛的作文。

语感是扎实语言文字功底的自然流露,是长期语言文字训练后形成的习惯。这像踢球的“球感”一样,运动员在射门那一刹间是不可能去计算角度、力量、击球点的,他是凭籍在千百次的训练、比赛中获得的感觉而一蹴而就的。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观察儿童说话的过程,完全能够证明这个论断。儿童学说话从模仿开始,先是模仿得不很好——语音不很准,用字眼、造句子,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然后经过多次实践,语音越来越准,用字、造句越来越有把握,最后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习惯的特点就是不自觉。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语言是不自觉的。进了学校,学认字,学写字,学新词新语,起头是自觉的。但是最后仍然得由自觉变成不自觉,让这些东西成为自己的语文习惯的一部分,才能有实用价值。打乒乓球的时候不可能每一举手都测定一下角度的大小、腕力的强弱。同样,说话的时候也不可能每用一个字都想一下它的定义,每说一句话都想一下它的组成。有人问:写文章不是有“字斟句酌”之说吗?对,有这回事。可是仔细省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不是每字必“斟”,每句必“酌”;二、所谓“斟酌”也很少是有意识地进行字义、句法的分析,多半是直觉地感觉这个字不合适,换那个字才合适,直觉地感觉这么个说法不合适,换另一种说法才合适。这里所说“直觉地”不是出于什么本能,而是已经养成的语文习惯在那里起作用。正因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习惯,所以一旦养成一种坏习惯,例如某一个字老念错,某一个字老写错,改起来也不容易,注意的时候就对,一不注意就又错了。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而收入课本时由于编者的改动,语感反而下降了。有一处原文是:

……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被改动后的课文是: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虽然它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原文要比修改后的自然,流畅,更有意蕴。郭沫若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在口,冷暖自知’,实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臧克家的《难民》开头两句是“日头坠在乌鸦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他对第二句改了三遍。第一稿写道:“黄昏里搧动着归鸦的翅膀”;第二稿改为:“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第三次才定稿:“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种情景: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黄昏的颜色是暗金黄的,有乌鸦巢,天空中飞翔的乌鸦,逆光看乌鸦的翅膀,就像被黄昏的光溶化了一样。“溶尽”这个词不是在提示一种逆光的情景吗?这是前两句所没有的。观察之精微,用词之精妙,充分体现出诗人的高水平的语感。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那么,怎样训练语感呢?

训练语感,最关键的是要养成朗读成诵的习惯,这是培养语感,是最直接有效方式。古人不是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吗?如果我们穿越回清朝,看一下私塾里的书生是怎样读书的,就会发现,朗读是主要形式。一篇文章,私塾老先生要先领着书生们一句一句读,然后,让学生自己读,不仅要读熟,还要能背诵,不仅能背诵,还要到让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出来。这一个过程,都离不开大声说。“书声琅琅”是古代私塾的生动写照。据统计,古代书生要背诵43万多字的经书以及几倍于经书的注释和其他经典史书和文学书籍。王勃6岁善辞章,骆宾王7岁能赋诗,康有为7岁能属文,梁启超9岁能日缀千言,除了天赋以外,恐怕主要得益于熟读背诵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语感吧。

现代语文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走进学校,很少能听见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了,取而代之的是默读!学生回家以后,没有拿起书出声朗读的了,取而代之的是成堆的书面作业,可能,朗读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作业不便于留痕,不便于老师第二天检查吧。这样的教学方式又何谈语感呢?学生作文时无法落笔、辞不逮意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这里,我提醒学生们,如果要写好作文的话,就要坚持朗读,一些文章还要能背过。每天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小声朗读,反复朗读,朗读成诵。成诵,就是能背诵出来。肚子里的好词多了,好句子多了,写作文的时候自然就蹦出来了。我不反对记录一些好字、好词、好句、好成语,但是,这些好词好句如果只是停留在本子上,没有记到脑子里,那也是白搭。倡朗读成诵不仅可以学到好词好句,还能学会好文章的音韵和气势,而这一点,是默读和单纯记录好词好句所得不到的。去朗读吧,反复朗读达到背诵,日积月累,语感自然提高,写作文自然就行云流水了。

老舍先生写《龙须沟》,自称对其中某些人物的生动语言,是“出着声儿写的,以期把语言写活”。培养训练语感吧,从现在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