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红衫倩影 一、夹石糕的由来 如果你是一名外地人,也许当你初入南昌的时候,一定有听过说这样的一种糕点,叫作:“夹沙糕”。 话说,曾经有一个外地吃货,听到南昌两个人对话,听到有叫:“夹沙糕”的,就跑到糕点店去问老板:“夹沙糕多少钱一斤?老板就当场蒙逼了! 小伙子,来了南昌,一定要懂得南昌方言,不然,你会死得好惨!用南昌方言,夹沙糕的由来是这样的: “夹沙糕”是一个典型的南昌方言词汇,也可称作“夹石糕”、“夹生糕”、“夹石膏”,或者简称为“夹”,用来比喻性情乖僻,心理扭曲,说话办事不合情理,特惹别人嫌的人,而且多指女人。其意思和其他的方言中的“十三点”、“三八”、“八婆”类似,是骂人的话。 骂人不一定要用污言秽语,用“夹沙糕”骂人虽然不带脏字,但“杀伤力”却不小,对女人而言,被骂作“夹沙糕”,几近于是受“恶毒攻击”了。
满语中有一个词,其音为gese,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用它来形容人时,一般指人的性情古怪特别,心理性格有缺陷,待人接物差劲,人缘儿不好。 “gese ”成为“夹生”之后,继续向南流传到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在这些地区的方言中,“夹生”或者“夹”都在口语中使用,词义保持着和“格涩”一致。 二、彭家桥的由来 来到南昌,做为外地人的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彭家桥“?告诉你,这不是南昌最有名的什么桥,也不是什么状元桥,更不是什么景区景点。尤其你听到一句:”彭家桥倒了墙“,你肯定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当有南昌同事或是同学说请你去彭家桥去玩的时候,你就要知道你要被耍了。 话说,南昌彭家桥其实就是有一家精神病医院,而且这家医院是公立的,并且很权威。所以,一般看到你同学发疯的时候,就会说请他去那里玩。 南昌人都知道的一句话是:”彭家桥倒了墙,我从彭家桥跑出来……“ “彭家桥倒了墙”,这句话是南昌独有的方言,外地人很难从字面上来理解意思。这句话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原来经常有人说,近年来很难再听到有人说了。 “彭家桥倒了墙”,说白了,就是“你是神经病”。可以是开玩笑,也可以是骂人。 现在洪都中大道和北京西路相交地带,过去的南昌人把它叫做“彭家桥”。历史上这里曾经有一座桥,因为旁边是彭姓的村落,所以人们称之为“彭家桥”。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初,“顺化门外”(即八一大道以东。著名的“顺外村”因此得名。)都是农村,属于“郊区”(今青山湖区)管辖。创建于1956年的“江西省精神病院”选址在“彭家桥”,因为需要远离喧嚣的城区。 “彭家桥倒了墙”是隐晦的说法,通俗说,就是“乖了弯”笑话(或者是骂)别人。如果一定要明明白白地解释,就是“地处彭家桥的江西省精神病院的围墙倒了,所以,你这个神经病就逃跑出来了。”南昌人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在精神病院住院的就是神经病。 实际上,南昌人常说的“神经病”,并不是医学上所说的“精神病”。南昌人常常把那些说话、做事不符合常理的人,称之为“神经病”。 据清代《南昌县志》记载:彭家桥古已有之,地处南昌县嵩安东乡五十八都。 1928年南昌的城墙城门全部拆除。原来的“顺化门”就在今天的“邮电大楼”和丽华广场之间。“顺化门”外是狭窄的金盘路,联通城区。现在的八一广场和省政府一带,在清朝以前是军队的兵营和操练场。除此之外,都是辽阔的农村,“彭家桥”、“谢家村”一直向东到“罗家集”“谢埠”。 一直到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前,彭家桥一带都是辽阔的田野,良田成片,湖塘星布,沟渠纵横。如今还有彭姓居民群居的街道。 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任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决策:南昌市的发展方向是向东向南扩展。江西省人民政府大院、江西省建筑公司(建工集团)、江西师范学院(今江西师大)、师院附中、江西大学、江西工学院(现在两所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以及江西精神病院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这是南昌迅速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本是农村的“彭家桥”地区因此率先划入南昌城区,隶属于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政府管辖。 改革开放以后,彭家桥地区迎来了迅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今天的“彭家桥”已经成为南昌市非常繁华的一部分,再也看不到一点点农村的痕迹了。“彭家桥”的发展,见证了南昌解放以来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 “彭家桥” 也南昌人 代指 神经病院的意思、 因为那曾经有神经病院、所以南昌人骂神经病 常以 “彭家桥跑出来的”代指............... 南昌还有句老话“彭家桥倒墙了” 如果有人这么跟你说 千万别以为他在说什么新闻、 要知道此时他是暗指 你是神经病、 彭家桥指精神病、而那倒墙了........就是说你是那跑出来........ 彭家桥街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东面,东以洪都北大道和青山湖西岸为界,与青山湖区塘山镇相邻,南以北街道一角 |
|
来自: 昵称ajMjvyT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