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敷

 东施开心分享 2019-12-10

最近天气凉了,发现很多宝宝和姐妹们的受寒问题比较突出。于是想推荐一种方法——温敷。

其实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这个方法了。在《黄帝内经》中描述:“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时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这里的汤熨,意思是热水熨烫,便是我们所说的温敷。只是我们把这个方法发扬光大,充分利用起来,多亏现代科技元素的加入,使加热更方便,不用反复灌装热水。


我平常温敷是就是电热暖水袋(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种类的),电热暖水袋里面的水(大概50度左右,没有具体测量过),到一定的温度,它会自动断电。断开电之后,把暖水袋放在脚下,或者身体需要的位置,我的建议是放在身体的下端位置。

因为根据《黄帝内经》,寒湿(阴)向下走,热气(阳)向上走,所以,在上面位置加热不如在下面位置加热好。当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不建议在心脏和肺的位置温敷,因为心和肺都比较娇气,对冷热反应明显。

比如受风受寒,就可以在大椎、肩膀、风府、风池的位置进行温敷,躺在床上,把暖水袋放在枕头下方脖子那里就行,基本不担心压迫。

比如脾胃寒凉,就可以在八髎、肚脐位置温敷。

比如肩胛骨那里堵塞不通,可以躺着把暖水袋放在肩胛骨两侧,慢慢会感觉到温暖开始从那里扩散。

一般情况下,就是在脚底温敷,那里有6条经络还有若干反射区,我想也许温敷手和耳朵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那里也有若干穴位和反射区。

温敷的时候,最好能垫上一层比较有厚度的布,有利于排湿,有时候也会出汗,毕竟我们的皮肤随时随地都在跟外界进行能量的交换。

温敷它散发出来的热是温暖而舒适的,不像艾灸或者直接用电热加热,那种热比较燥,这个可以从炒菜体会到。文火看上去很柔弱,但是,它能慢慢地把里面的东西煮熟煮透,而旺火容易烤得外焦里嫩,受热不均。

温敷比起热水泡脚有个好处,就是不会有湿气跟皮肤进行水湿的渗透,我觉得这点挺好的,但是,泡脚的好处是,可以在泡脚水里面加一些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身体可以吸收一部分药的能量。所以,可以权衡一下使用。

下图是温敷的主要位置:


为什么选择后背作为最主要的温敷位置呢?因为人体阳气最足的经络便是这个足太阳膀胱经了,它对人体的冷热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阳气不足了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怕冷。此外,足太阳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让膀胱经通常了,肾也会受益良多。

温敷是群里简单生活MM比较早推出的方法,她用的是高大上的碳纤维材质的理疗毯的风格的温敷工具,有点像是电热毯的感觉。后来,我在淘宝网上找了一下,发现有各种温敷工具,寻思良久,发现电热暖水袋价格便宜、操作简便,相比之下比较安全(就是要注意材料、制作以及灌水的时候,暖水袋中的空气要尽量排出),更容易普及。

关注本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