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川长篇小说】《走过心灵那一端》连载41

 金川诗歌 2019-12-10

康保庆是平洲县最穷最苦的玉井公社人,全家八口人,兄弟四人,大哥三十五,二哥二十九都未成家。康保庆是老三,已二十三岁了。他们村是有名的“三少”村:水少、地少、女人少。一年一个好劳力做三百六十个满工,一个工分最多开八分钱,一年开不到三十块钱,别说娶媳妇,连换亲都没人换。康保庆七七年来到红土崖村,挖煤熬矾。一年下来,除开销吃喝,能净挣一百四五,顺此,他下决心自己娶媳妇。他和村里的伙计们就住在离建英家三十多米的北坡周成祥家,日子长了,常到建英家借人水桶、圪豆床、河捞床之类的日常用具。刘瑞芬又是个热心人,乐于助人,不厌其烦。日子久了他便与建英由认识到熟悉,竟暗暗爱上了建英。

康保庆的信仿佛是一部醇香四溢的回忆录,将他与建英相逢相识的所有情节和对话都毫无遗漏,跃然于纸上。好长一封信,足足有十五页稿纸,正反两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张建英被子他那赞美、称颂、倾慕、关爱之心之情竟陶醉了,而且有一种如坠云雾之感。

张鸿远惦记着女儿的事儿,但女儿接到信,快一周了,却不声不语,只字未透露她的态度。张鸿远心情有矛盾起来,想问问女儿的态度,又觉得不大合适;一直闷着吧,又不放心。

天黑似漆,刮着一阵阵细小的依然夹杂着寒意的春风。经风一吹,张鸿远头脑多少有些清醒了。

“哈哈……大爷们出头见天了……”

张鸿远刚刚走到三观庙前的青石坡上,就听见走在前边的吴二锁大吼大叫了一声,都声音又刺、耳又瘆人。

“呸,天气不对。他妈的,聒聒鹞叫了。”张鸿远骂道。

乡下人听到聒聒鹞叫,认为是凶兆,是会死人的。聒聒鹞是凶鸟,不吉祥的恶鸟,吴二锁听出了张鸿远在骂他,大吼一声:“祖宗今天开心了……”

“哼,小心脚下吧。天黑,开心点不要紧,开了脑袋就得意不成了。”张鸿远又说到。

吴二锁生气了:“二阴阳,少放臭屁。告诉你,今天大喜的日子我不跟你吵架,收起你那双小不点的迷糊糊窟窿看一看,天变了,我吴二锁的太阳出来了。”

吴二锁冲到张鸿远跟前嚷了起来,嘴上说不吵架,身上却是一付吵架定了的架式。

“你的太阳出来了?吴二锁,前反动富农分子吴二锁,老实一点,夹着尾巴做人吧。你的太阳没有出来,那是你妈洗衣服溅出来的肥皂泡。得觉吧,得觉一阵子吧,快破了,用不了多久,那个泡泡就破了。”张鸿远不客气地训斥吴二锁。

好多人都围了过来。吴二锁的叔叔,吴相,吴彬拉二锁回家。二锁挣开他们的拉拽,说:“怕会么?不要怕,咱今天就要出一出这口气。我吴二锁从落地到今天,背了二十三年的富农分子的黑锅,压的我放砂敢说,气不敢出,媳妇都娶不上个好媳妇,娶了个没人要的地主婆,丑娘们儿,妈的……呵……”

突然,吴二锁惨叫了一声,一个黑影扑在二锁高大 修长的身上,接着是一顿“啪啪叭叭”搧耳巴子的声音。

“你再聒聒,你妈一脚后跟,骂谁?你骂谁是地主婆、丑娘们儿?谁丑?说,说?”

围观的人听清了,连打带骂吴二锁的是吴二锁的女人李鲜花。

李鲜花是东山村的地主李焕成的小女儿,一米七五的个子,三尺三的腰围,四十二号鞋。她十四岁赶牲口送肥,练得一付好身段、好力气,是有名的母夜驻,二十作岁都没出嫁,后来经人说合嫁给了比她小五岁的吴二锁。刚完婚一个月,吴二锁觉得自己成分比李鲜花好一些,便摆起了高人一等的架子:吃饭,要李鲜花端;洗耳恭听脚水也让李鲜花端。一次,本鲜花正上厕所,吴二锁喊着要洗脚步水。李鲜花听到喊声,边系裤带边往回跑,尿到半截又将尿憋了回去,尽管如此水仍然端迟了,吴二锁臭骂一顿。

李鲜花放下水就要二次去厕所,冷不防吴二锁她屁股上踹了一脚。李鲜花打了一个冷战,憋回去的尿就奔流而下,李鲜花气急了,一把扯住吴二锁问到:“怎踹我一臀蛋儿?”吴二锁站起来抡手就会李鲜花道:“我还要打你!”李鲜花没防着比她高半个头的吴二锁向她动拳,她急了,一把拦腰抱定吴二锁,像抬驮子似的将吴二锁起来,一叫劲儿,喊一声:“滚你妈的蛋。”“嗵!”把个吴二锁就从地下扔到了炕角里……李鲜花心软,不舍得住院里的砖地上扔二恶虎扑食,按着吴二锁一顿暴打。恶人自有恶人治,吴二锁从此在李鲜花面前毕恭毕敬,视若一家之主。

现在好了,李鲜花从家里出来打探开会的消息,正好碰上吴二锁跟张鸿远吵架。她本想拉走二锁回家算了,却没想到吴二锁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破口骂她,一气之下,便赏赐吴二锁一顿拳脚。

“乖乖,快走吧,吴二锁的太阳出来了。”

张鸿远喊了一声,众人一哄而散,只留下李鲜花那座大山,压迫着吴二锁瘦条状的躯干,饮受新的压迫和摧残。

躺在炕上,张鸿远久久无法入睡。

本来,他无需如此冥思苦想,也无需担惊受怕,给富农摘帽子,跟张鸿远有什么干系,何必如此而已费神熬心呢?!然而,张鸿远预感到了大地仿佛在发生一种只可凭感觉感受,而无法用直觉观察的裂变,这种裂变可能会影响到他的现状。张鸿远是饱受过动荡生活的苦难之人,而今在风平浪静的生活年代里,安安心心过惯了和融的日子。他害怕动荡,害怕裂变。

每当生活中出现这种裂变的时候,心像被子一种无形力量撕扯着,张鸿远会不由自主回想日本人进村那年,在饿昏在煤窑的巷道里的情景;接着是四三年被国民党抓丁,着占为在东山梁被打死,逃回家的路上,又掉进十几丈深的土崖下差点摔死;紧接着是站零年那些个饿得肠干胃枯的夜晚,不停地蹬着炕围,炕围被蹬得沙沙掉土的声音,仿佛是无常鬼来到的脚步声。

当然,张鸿远不仅是因为感觉到世道将要变动而忧心忡忡,还有一点,是因为他有些气不顺。他生吴二锁的气,像吴二锁这样的人就应该受到管制,应该生活在大多数人的最低层。张鸿远想到吴二锁被子李鲜花那庞大的肉山压在地下挨打的情形,不由地笑了。

这时,闷颅的叫更声又唱响了。

“为……民……哎……”

第二天清晨,红土崖村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好像各自都少了点什么。吃罢饭之后,家家户户几乎都是这句话:“嗨,刘光明不通讯报道了。”

自一九六九年刘光明死了老婆到现在,近十年,刘光明的早晚报道除了停电的时候、几乎没有间断过。人们烦他,甚至嘲笑他,还有人恨他,而今他的声音突然消失了,人们却在想他。

人最怕寂寞。

一天后,康保庆的第二封信到了。张鸿远见信封上写着“张建英收”四个字,心中有点不大对劲儿,似乎觉得上次拆了女儿的信不对,至少引起了康保庆的怀疑,要不保庆这一次为什么不写“张鸿远叔转交……”的字眼呢?张鸿远不点窝火。他最不愿意让人不信任。

中午,吃过饭,张鸿远将信摔到建英面关,生气地说:“你,已经该是懂事了。这小子又来信了,会么意思?你是怎回答人家的,怎想的?你不同意就回绝了人家,不要拉拉扯扯,让人笑话。你,不能找到那个地方去,穷的瓮底朝天,叮当响,讨了吃也不能去,我是不同意!不要给我张鸿远丢人现眼。”

张鸿远甩下一大堆怒火转身睡觉去了。张津英脑袋晕晕乎乎地望着那封信呆在那儿了。建诚正在看书,听罢父亲的怒斥,见姐姐木偶似的坐着,又目滞呆。他问道:“姐,你怎么啦?”

张建项木然的神经经弟弟一问又复苏了,眼珠了一转,眼泪濑濑就滚了出来。

“哭什么?”建诚说。“说几句就哭,你没长嘴,不会解释几乎?到底是怎回事儿?谁的信?怎么啦?”

建英看罢康保庆的信,连同第一封一起交给弟弟。建诚看罢两封信,冷冷说道:“你同不同意?不同意就回一封信吗?”

建英说:“我压根就不知道他说什么啰啰嗦嗦一大堆。我怎回信,回什么?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不回信就是不同意。”

“康保庆呀康保庆,两封信,说了千万名话,却没有说那顶重要的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张建诚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位康保庆。他说。“爱也罢,喜欢也罢,对象也罢,朋友也罢,你到是挑明了说呀。男子汉大丈夫,当面不好说明,信上也不明说?真是的。”

建英原本心中没什么想法,此时觉得康保庆既烦人又可恨。建英担心会造成不好的名声。她爱惜自己的名声,更维护父亲的尊严。她担心人们会说:“张鸿远家的闺女怎会拉扯上这么一人穷地方的人,别人都瞧不起的穷酸鬼。”

这话传到父亲的耳朵里,简直是往地的心上捅刀子。

晚上,姐弟俩挑灯写了一封回信,嘲讽、挖苦、训斥、批判,汇于一体,次日便将信发给康保庆。自这封威力无比的信发出之后,康保庆再也没有回信。

大南湾的苹果树终于在立夏时开花了,那是一片只有一亩大小的背阴地电动机园,夏秋挂上又小又绿的苹果,只有在霜降后才变的甜脆可口,因此霜降前后,在二亩嘴上就会出现一个临时帐篷,张着黑洞洞的大口,威慑着胆敢潜入苹果园的玩皮捣蛋的年轻人们。

粉白的苹果花,会让人想起记忆中所有的美丽欢悦的东西,会不由自主地拨动乡下人比较迟钝的情弦,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说一句:“呀,苹果树开花了。”这就是乡下人表达心中的欢欣之情的最生致力最热切的语言。或者说,乡下人是通过少有的粗拙的语言表达他们特有的喜悦之情,然而,这喜悦之情会在这一刹那间就会消失。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之中,他们已经与大自然融合了,已无法发现大自然的新美之处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