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随行三十、三黄泻心汤

 踏遍青山的中医 2019-12-10

        曾经通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观其在火热病证治方面,三黄泻心汤出现频次较多,故而留心。
       1、春末牙痛案。   去年春末,病区入住一中年女性,症见:胃脘胀痛,呕恶纳呆,牙龈肿痛,神疲乏力,舌红苔腻。考虑脾土素弱,感受火热之邪使然,以三黄泻心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一剂服讫,牙痛大减,三剂后胃纳亦开,后以半夏泻心汤调摄而安。
       同期一女患,以咳嗽入住,证见:咳嗽、咳痰,牙龈肿痛,舌红苔腻,此系触冒火邪,火热上炎使然,正所谓“火曰炎上”,故以三黄汤合二陈汤化裁。药进一剂,牙痛大减,三剂服讫而痛消,后转治它疾。
       2、中风调摄案。   妪,突患中风,头晕、半身不遂,不能下地行走,大便不畅,舌红,苔厚腻,脉滑。西医诊断为脑梗塞,予以常规处理;及时介入针灸治疗,中药汤剂以清热化痰通络为主,方选六君子汤合黄连温胆汤化裁,如此综合处理,连续治疗10余天,患肢肌力明显好转,可下地锻炼,但头晕缓解不显,直接影响活动,下地行走即有跌仆之患,需子女搀扶方可。由于住院日久,建议回家调摄,并坚持锻炼。刻下见:头晕,牙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根略腻,脉滑。考虑:患者年迈,日久操劳,真阴暗耗,火热内生,灼津为痰,痰热上干清窍则风眩并作。如今痰浊虽清,但泻火之力尚缺,津液已有耗伤之虞,故以泻心汤合增液汤加味,泻火与救阴并举。具体用药:酒军12g、黄连6g、黄芩12g、玄参20g、生地20g、麦冬15g、枸杞12g、桑叶10g、菊花10g、甘草6g。三剂,水煎服。随后其女数次前来我处索方,诉前药服讫,头已不晕,可自行下地锻炼,电话询问,诉牙痛除,大便已通,后以甘寒养阴辈以善后。并嘱其坚持锻炼,做好三级预防。
       按:回顾本患真阴内耗是其本,痰热阻络是其标,前期汤药只伐其标而不固其本故难收全功,且有斫伤真阴之嫌,所幸及时醒悟,壮其肾水方收全功,《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可不慎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