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国家宏观政策来看。结合《意见》审议通过后相关政府官员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意见》的审议通过,并不是简单的取消工资总额管理。目前国资委开始对工资总额进行分类管理,对商业一类企业,工资总额完全实行备案制,对于商业二类或公益类企业,工资总额会实现核准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管理的方法也会不一样,同时,一些地方也在放开竞争类企业工资总额管理上进行了不少摸索。可见:
其次,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一般来说,现有的国有勘察设计企业在工资总额管理上,一般在历年薪酬基数的基础上,与企业经营业绩完成情况(如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完成额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等绩效考核指标相挂钩,确定企业的工资总额,同样的,相应指标的完成情况也会影响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未来薪酬改革如果将工资总额管理放开,企业将有更大的自主权决定企业的薪酬,但同时也将面临如何确定员工薪酬的问题。 主要来看,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可能需要着重考虑:
最后,从员工自身需求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有企业对干部年轻化的要求,80后已经逐渐走上中层管理者的岗位,90后也已经逐步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简单的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已经不如过往明显,更需要关注的是新时代新员工的新诉求。薪酬和福利已经成为员工诉求最底层的基础,员工更高层次的诉求是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的身体健康,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和企业目标的统一,随着工资总额管理的放开,底层的基础更需要打扎实。 从员工的角度分析,主要应该注意三点:
作者|曹佳毅,来自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