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刘泽达:【松柏寺】(散文)

 锦绣文章天下汇 2019-12-10

松柏寺
作者:刘泽达

 

去松柏寺的路上,我就沉醉在长沙县县城星沙的美景里。

这是个冬天晴朗的日子。天蓝如大海,万里无云;地生长万物,各彰其彩。

长沙县城多树多公园。树长在城里,城建在树旁,市民生活在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园林之城。

如果我是一位画家,一定要画下这满目醉人的颜色:黄金般的银杏叶、火焰般的枫叶、染银的水杉、苍翠的香樟、纵横交错洁净平坦的柏油路、整齐划一装修一新的街面店铺、川流不息的行人车辆……随着这幅长长的画卷,就到了一座城中小山(星沙文化公园),松柏寺就掩映在古木繁茂的山下。

我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敬畏古圣贤者曰:“举头三尺有神明”。存敬畏之心,生光明之举。

佛心慈悲,不是每个人能达到的。佛家的清规戒律也不是每个人能做得到的。佛家“扫地恐伤蚂蚁命”的仁慈,正符合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观点。

松柏寺是长沙县佛教协会的圣地。宏伟壮观的寺院大门外有两尊石狮镇守,一副烫金书法长联嵌在金碧辉煌的寺院围墙大门两侧:

“松青柏翠千年茂大众同皈三宝,国富民强万世长山门普化十方。

从侧门而入,来到寺院开阔的前坪,映入眼帘的水杉、松柏、香樟、垂柳、银杏、枫树、山茶和一些名贵的风景树让寺院在山林间更优雅静谧。

香火旺盛,鸟鸣悦耳,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寺院建筑物依山而建,古朴典雅。梵音阵阵,香烟袅袅。寺院罗汉堂里供奉的五百尊罗汉是中国神话故事的活水源头。几百尊罗汉塑像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无一雷同,凝聚着民间匠人们丰富想象力及高超匠艺。

柏寺正殿居中,一纵三进。第一进为天王殿,建在园林格局的一个小型湖池上。池畔大理石围栏石壁上刻有十几幅民间孝道传说。简单的文字,传神的图像,显示出中华孝道文化的感天动地:哭竹生笋、涌泉跃鲤、百里负米、怀橘遗亲、母子纺织、弃官寻母……一池碧水湖中,一左一右立有两尊多面观音像。仁慈爱民救苦救难的观音娘娘是中国民众心里最信仰的“女神“。影视剧中的观音驭清风驾白云,手持甘露瓶,玉指轻沾神露,天上洒下祥瑞,幸福降临人间。观音和如来,在《西游记》里都是正能量化身的大神,他们法力无边,多次力助孙悟空降妖除魔,保唐僧取经成功。

其实,众生对寺院神佛膜拜,也是期待一种正义的力量长存。

跨过天王殿的神坎,第二进就是松柏寺的中心建筑物大雄宝殿。殿下大坪两侧一为寺院钟楼,一为寺院鼓楼。钟鼓二楼仿如大雄宝殿的左膀右臂,捍卫着庄严肃穆的松柏寺。

登上一级级石阶,来到大雄宝殿的围廊边,高大的圆木梁柱连接着的大雄宝殿的长廊,显得宏伟气派。

山寺有书香。 2019年8月,松柏寺特邀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扬州市藏经院典籍研究会副理事长、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奉祯等专家组成员来寺讲座《四大名著的人生智慧》。

刘奉祯博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讲座,吸引着无数市民前来听课,松柏寺山色增辉。那一天,寺院座无虚席,香客游人八方而来,大家被刘博士深入浅出的文化讲座所感染,为我们祖国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骄傲自豪。

松柏寺善心不断。2019年,寺院护法居士代表们用寺院善款买来日常生活物资,在严寒的隆冬走访长沙县贫困家庭,送去人间的大爱。安沙社区一孤寡老人握着寺院居士的手连连道谢。安沙社区的贫困户接过慰问物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松柏寺升国旗仪式是庄严肃穆的一一寺院作为长沙县佛教圣地,寺院众僧在方丈照观大和尚(长沙县佛教协会会长)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激昂的国歌,看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寺院冉冉升起一一祈愿世界无干戈,人民享太平。

松柏寺众僧的爱国热情让我想起影视剧《少林寺》十八棍僧救唐皇(李世民)的情节。少林棍僧虽隐居山林,习武健身,不问世事,但在家国大义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令人感动。

沿着大雄宝殿一侧的步行石台阶缓步而上,就是松柏寺的最后一进建筑物一一藏经楼。藏经楼古色古香,红漆的圆柱连接着七彩长廊。藏经楼的法堂门联为:

 立德立功立言事事流传不朽,

在上在左在右人人仰止无疆。

这里颂经文传良善,信士们不固定在这里颂歌佛家经典,祈愿身心健康。藏经楼的念佛堂对联含义更深:

山非山水非水乾坤都在这里,

山是山水是水这里放出乾坤。

佛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这些对联可以看出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儒、佛、道'等众多门派的宗教道义深深融入在我们先祖们的历史血液里。

岁月静好,松柏长青。自由的小鸟在松柏寺院的林木和建筑物上飞翔栖息。松柏寺是繁华县城里的一座修身养性的福地。寺院外车流奔驰的轰鸣声不断,但只要身处在寺院的这方山水间,心灵就有了放下的安逸。

走出松柏寺,走进繁华喧嚣的都市。滚滚红尘芸芸众生,我们虽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南山,锄禾种豆,但亦可以在心灵拥有一个世外桃源,让奔波红尘的生活有诗意的栖居地。

 

本文图片来于作者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