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艳文谭|钱坑行

 风吟楼 2019-12-10

 作者:彭妙艳  


钱坑在揭西县西南部,与普宁里湖隔溪相望。里湖旧作鲤湖,与“鲤”有关;钱坑应该跟“钱”有着瓜葛,似乎也是不争事实。


钱坑行,已不止一两回,都跟文物有关。其初是因为南山公墓的申报,必须去现场看看。中间是去看钟勃倡建的中学,后来他借其来龙去脉写成长篇小说《龙塘武士NO.1》的地方。最近则因该村有一旅外企业家,想把村内一座公布为文物了的祠堂辟为展览馆,让我去现场感受一下并提意见。

钱坑是个古村,自然就有古迹古物古人。以古物而论,仅仅祠堂一项就有30多座,而古人呢,在潮汕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有林鸣鸾。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海南有海瑞一人足矣。在海瑞之前,钱坑出身的林鸣鸾已经久享知名美誉,而钱坑在当时也仅仅一个片村,所以一直以来,我总认为,钱坑有一林鸣鸾足矣。事实上,钱坑人才辈出,又何止一个林鸣鸾知名而已。远的姑且不说,今人林行能,以木雕工艺而可享受“终身艺术大师”称号,钱坑不也可以大沾其光!我去感受文化气场的大夫祖祠,供奉的就是林鸣鸾,而贡献智慧与手艺于祠堂建筑的,则有林行能及其徒辈,这就足见钱坑的兰桂腾芳,代有其人了。


最感兴趣的是企业家拟有文化开发的祠堂,刚好是供奉林鸣鸾的那一座。在我看来,这位有着大夫封衔的历史人物,确实值得后人奉祀纪念。这位18岁考中举人,做过嘉兴府丞、南京户部郎中、都匀知府,在任均获廉明美誉的揭阳人,最知名的事迹是为被判死刑的陆杰、陆相申雪冤情,使得幸免,并且联捷成进士,其中陆杰后来官至广东布政使,为报答林鸣鸾再造之恩,疏请在榕城宣化街建设“司徒正郎坊”。所谓“司徒正郎”,指当时林鸣鸾正在南京做着户部郎中的官。这座牌坊已经拆除了,但是林户部的官声已永久留之史册。揭阳后来的许多有所作为的人物,大都乐于以之为榜样,使正义精神在地方上蔚然成风。


一个地方,尤其是历史较久的地方,因为各种原因的成就,有时就会呈现某特色,或以风光景物胜,或以生业繁盛胜,但是仅仅这些自然的、表面的或者暂时的现象,而没有一两个卓具建树的历史人物来为之作为支撑,显然这个地方的文化就会表现得不够丰满与厚重,因之也就缺乏影响力,钱坑翘楚五百年,固然有其山明水秀、文丰物阜的各种成因,而林鸣鸾美誉的推波助澜、与时俱新的作用,恐怕也是一个条件,而且是很重要的条件。


钱坑非但有“钱”,更有人。于是长盛不衰。尤其是农耕时代,他处的乡人“日入而息”,富庶文明的这个沿江丘陵乡镇,则正开启享受生活的另一面,于是乎有“日落钱家寨”的民谚因羡慕而生。“钱家寨”就是今天的钱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