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论五千年欧亚史,大一统分封解析,推理大一统核心三要素

 花间挹香 2019-12-10

引言:此文将从欧亚大陆还有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解析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而推理出大一统核心三要素,才疏学浅,一家之言,如有疏漏错误,各位读者大大们请斧正一二。

中国历史惯有定论是,在秦始皇后,中国就进入中央集权大一统时代。

大一统如何解释?

就是中央拥有绝对权威,在全国各地施行有效统治,以中央郡县三级格局,借助基层乡老维稳,将国家意志贯穿全国。

中央对郡县有绝对控制权。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让中国人忘了曾经非常流行的分封制!

那么分封制在秦之后,真的就不占据历史主流地位吗?

稍许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制度从未消失,而是持续千年,从秦汉到明朝都有施行。

中国历史分和之间,都有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身影。

这个时候,让我们先将时间上溯,从先秦时候谈起。

纵论五千年欧亚史,大一统分封解析,推理大一统核心三要素

(横跨欧亚大陆论述分封郡县制)

一:先秦时代,分封制占据时代主流的必然性。

先秦时代分封制,最具典型代表意义的就是。

“武王封天下,建国七三”。

这七三是约数,实质则更多,春秋时大小诸侯国有百来个之多。

这还是一级分封,因为诸侯之下还要分。

诸侯亲贵,功臣,大夫在哪个特殊时代都是有封地的,袭爵受封止于士子。

士子虽然占有部分田地所有权,却不属于真正的贵族阶级,士子之下就是庶民。

所谓公侯伯子男一级级下沉,最后到亲贵、功臣、大夫直到士子就是那个时代分封的常态。

这是周朝情况,周公制礼定万世之基,才有这样等级划分制出现。

周之前的夏商,政治规则更混乱,这混乱在于没有礼仪规范而以部落联合方国自治方式施行间接统治。

其实夏商周的分封制施行有其历史必然性。

通俗的用语言解释,就是“点面覆盖”进而辐射所属文化影响范围和统治区域的概念。

先秦时,因人口、经济、发展度限制,大部分土地处于未开发状态,如果要施行统治,必然选择就是将人口聚集地比较多的自然城邑,作为维护统治,辐射周边的控制力中心点。

这所有的城邑点,即是人口聚集地,也是周王分封的诸侯。

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在这个点奉周王命令,统治周边,周王朝在对其进行间接统治,点面臣服背后,周王正统地位也就稳固了。

为何这么做,则和当时经济科技条件与基础设施有关。

路路通是现在事情,先秦时,交通不便,道路稀缺,旅行要按月年计算,国家疆域越大,问题越突出。

所以要真儿八经直接统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划点分制的分封,成历史必然,也维系西周近400年对文化辐射区相对有效统治。

可是这有效统治并不稳固,也在西周因犬戎攻击内部叛乱后,成虚幻,原因很简单,此消彼长而已。

消:是因为,叛乱让西周失去关中故地基本盘,没实力的周王只有名义上的领导地位。

长:是因为,原本以点位分封,散步周王朝分封区域的城邦封国,经历数百年发展,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从点变成了面,实力大幅度跃升,野心也越来越大。

此消彼长间,点面之别,引发势力对比变化。

各个诸侯国都成了政治势力。这是历史发展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繁衍必经之路,算所谓的历史趋势吧!

在趋势下,东迁洛邑的周朝,成了历史趋势牺牲品!

春秋争霸、战国乱世,周王朝从天下共主(西周)、变政治口号(春秋)、进而成吉祥物(战国)、直到覆灭。(秦灭东周)

分封制弊端在西周东周政治地位变迁中暴露无疑。

可历史存在有其必然性,无论何朝代,在先秦时,都只能选择分封制,根据周朝寿命来看,分封制在周王朝时代,还算不上动乱之源。

二:东西方大一统王朝正反案列

实事求是的说,结束战国争霸,建立大一统帝国的秦帝国,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国度比秦帝国更早实现大一统,那就是第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波斯帝国。

纵论五千年欧亚史,大一统分封解析,推理大一统核心三要素

波斯历史从公元前553年起到公元前330年止,比秦帝国早近400年,疆域与秦帝国比不遑多让,甚至更辽阔!

在这辽阔疆域中,波斯更早施行大一统,是不是意味着当时波斯经济,人口、路网建设,比古中国牛?

这三方面,前两个成立,最后一个相对成立。

波斯帝国的建立,离不开两个帝王的雄才伟略,那就是居鲁士大帝和大流士一世,在这两人治下,波斯从莞尔小国成长为大一统帝国。

随着国家疆域扩大,帝国统治难度还有统治成本必然节节高升。

面对这不断发生的政治变化,要么顺势而为,要么土崩瓦解,也因此,波斯帝国在扩张结束后,由大流士一世对帝国进行了深度政治、经济、文化改革。

具体举措各位看后会非常熟悉。

纵论五千年欧亚史,大一统分封解析,推理大一统核心三要素

(大流士一世改革)

第一:取缔旧贵族分封制,施行行省制,将全国分23个行省。

第二:全国各行省军政分离,总督管民政,军事长官管军务,23个省军事长官,归属五大军区管辖。

第三:统一货币,由中央铸造“大流克”金币。

第四:在全国各地开铸道路,建立运河勾连内河航运,缓解区域割裂。

第五:宗教信仰统一,确立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为波斯国教。

在这一系列改革后,波斯帝国大一统雏形出现,帝国生命延续二百多年之久,由结果而论和无数中原王朝比,寿命不算短!

可既便如此,对比西周400年还是短了一半。

由此可进,这个制度在当时是超前了,因为波斯帝国的大一统有问题!

这份问题不在于你的施政方式还有统治方式,而在于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问题,还有行省和军区制度成定制之后的区域政治版块化,在实力渐强之后威胁皇权。

这样的大一统,虽然先进,但是受限于文化影响、经济发展、其实并不成熟。

波斯的大一统,如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大一统下的小自治”。

在哪个时代,不彻底的大一统,失败了,那么彻底的大一统就会成功吗?

我们在看秦帝国。

纵论五千年欧亚史,大一统分封解析,推理大一统核心三要素

秦始皇的威严还有远见也是超越时代的产物。

经历东周时代的秦始皇,当然知道施行分封的弊端,有名无实的周王那委屈的眼神和渴求的目光无数次刺激秦始皇。

这傀儡出现就是分封制害的。

于是统一全国之后,面对儒生们施行分封的建议,他置之不理而是和李斯一起鼓捣出彻底的郡县制。

中央郡县三级统治格局建立,让秦帝国的政治控制力变得非常垂直,为了维护郡县制的稳定,后续施行的一系列统一举措也是颇有成效。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与货币、统一车轨、建全国驰道,看着熟悉不?和波斯帝国做的事情其实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一多一少!

波斯帝国比秦帝国多了一个宗教意识形态统一。

波斯帝国比秦帝国少了一个文字统一。

这一多一少之间,在当时来看,没什么,可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则是天壤之别!

区别在哪?也很简单!

(1)文字统一,代表的是文化影响力。

(2)宗教统一,代表的是意识形态。

而这两个恰恰是大一统帝国,必备条件之二。

没有文化统一,帝国就没有文化认同,没有意识形态统一,帝国就没有缓和矛盾的节拍器与文化向心力!

当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意识形态有着天然的缓解矛盾减轻国内压力的作用。

历史上的案列也很好找,东西罗马帝国不同寿命就是证据。

罗马帝国并不是中央集权大一统帝国而是分封制帝国,最后因为宗教文化割裂和继承权需要,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比较悲催,建国数百年就亡与日耳曼蛮族,可同样饱受蛮族摧残不断赔钱的东罗马为何能维持千年寿命?

区别就在于意识形态统一,那个意识形态就是罗马国教“基督教”。

深入基督化的东罗马,因为基督教续命,虽没有统一文化,也存在千年之久,在配合分封制,帝国虽松散可寿命够长,而西罗马则没有深入基督化,在意识形态成型前就灭亡了。

这算是历史的教训吧。

三:前后汉400多年,大一统为何能长久持续,经历过怎么样的变迁。

我们都知道中国意识形态成型,源自汉武帝独尊儒术!

这里不谈尊儒好坏,可与结果而论,却奠定了中国文明主流意识形态。

汉武帝之前的汉朝,虽在形式上完成中国统一,可各个板块依然有文化区概念,即便西汉时文化区块概念依然存在!

西汉末扬雄撰写《方言》中,就描述了西汉时各地区语言的不同,虽文字相同,但语音却千奇百怪,和现在各地的方言一样,这是语言方面问题。

《史记·货殖列传》也对西汉经济区域板块有所描述,虽然历经汉朝一百多年统治,可在汉武帝时,西楚、赵地、齐地、三晋,各地数百年不同政权影响依然在社会经济领域有显著表现。

在我的认知中,汉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个性,就是务实精神。

这也是汉比秦长寿根源所在,老流氓出生的刘邦深谙人心,建立汉朝时,虽心向集权,可依然务实的选择了折中的分封郡县制并举。

为何如此,理由也不少。

秦帝国急于求成的中央集权,引发动乱让他看到了过快中央集权弊端。

这弊端包括。

(1)文化板块化后的文化向心力不足。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全国一盘棋容易出现的民众心理落差。

(3)各地旧有贵族势力依然有不小影响力,将他们一棒子打死,会又出乱子。

(4)士子阶层没有可供安抚出口,如果全国一盘棋,士子阶级就没有可供安身立命出口,真要动乱,他们必然选择就是如楚汉战争时那样,找寻名主挑动战争。

(5)中央控制力不足与管控边远地区,如果不下派权利,边疆外族也会成隐患。

(6)国家经济凋敝,太过的中央集权必然造成官僚系统臃肿,国家养不起,也不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那么在如此多弊端显示出来后,务实的刘邦折中选择分封和郡县制并举方式,道理就比较简单了,如果必然要出乱子,那么不如自己家人出乱子比外人出乱子要好!

于是刘性诸侯王分散与汉朝各个地方。

他们的分封给汉朝带来好处也不少。

首先:同为刘性宗族,他们向心力在一百年甚至两百年后依然还会存在,这也是后续刘秀恢复汉朝的向心力基础,祖上都一家人,真要有改朝换代的大事,哪有不支持的道理,甚至后续的刘备,不也是靠着汉室宗亲标签,成就三分天下的基业吗?

其次:是基于现实考虑,文化建设短期不可能健全,强制执行必生乱,与其中央举全国之力抗衡出大乱,不如分封诸王,地方自治,用安抚手段,潜移默化推行汉朝制度。

这效果也很明显,到汉文帝时,各诸侯国都推行汉法,原本用齐法,赵法的齐赵,也在刘姓王侯带领下用了汉法。唯一的列外则是后来反叛的淮南王一家。

再次:则是经济发展考量,各地方下方权利后的自治,是有助于经济恢复发展的,每个诸侯王都是各封国掌控者,他们对于自己实力的判断来自哪里,无外乎经济人口,因此必然会重视这些。与其中央一盘棋,不如各自奋斗,这效果也明显,七国之乱时,诸侯国实力都不弱,特别是吴王刘鼻更是富甲天下。

最后:则是经济和政治结构的考量,分封后,各地自治情况下,臃肿的官僚体系可以缩减,开销自然会小,民族负担更少。

还补充一点好处就是,在孝廉制健全前,给了无数士子出路,他们不在中央任职,也没有无饭可吃问题,因为各地诸侯国都有幕僚与官员需要任命,可以给他们出路,不至于造反。

通过以上列正,分封还有大一统的好处弊端都有了浅薄的讨论。

四:那么大一统的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

在层层推理之后,通过波斯,秦汉列子,可以显而易见推理出大一统的核心要素!

这核心要素是什么?其实不算多,仅仅三条!

(1)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足以支持大一统。

(2)文化影响力,足以辐射全国。

(3)统一的意识形态能让全国有向心力,也可以缓和矛盾。

第一个算经济基础,第二个是文化基础,第三个则是民心的保障。

而这三点,其实在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识形态),黄老之术恢复经济,及后续盐铁专营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基础),配合之前的统一文字,进而统一文化,中国才在汉武帝时代真正获得大一统核心三要素!

因此,汉武帝才是建立了中国大一统传统的引路人,秦皇汉武合力才有了大一统的根基。

五:大一统核心三要素指导下,中国历朝历代为何会复古分封。

大一统基础出现了,但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分封制度出现,为何如此,可用核心三要素去解读。

东汉末州牧设置、西晋诸王分封、唐朝节度使、明初诸王分封,都是后世列子。

这里将节度使还有州牧归于分封,是我个人看法,因为分封不一定非诸侯王,只要是属于政治板块实体,有地方实权的政治组成,其实都应算实质上的分封,名称虽有别,实质一样。

这四个案列时代不同,却都可以用大一统核心三要素来解读出现的必然性。

(一):东汉末州牧设置。

背景是黄巾之乱后,因为中央命令募兵平叛,造成各地方分撒板块势力出现,太过于分散的板块势力,让中央失去地方控制力,经历过动乱后的汉朝经济也出现大问题。三要素之一的经济基础受损,文化基础也因为黄巾道传播而变的不牢固,虽然有统一的意识形态可是向心力却开始失去。

因为向心力从皇家转移到世家,他们通过名士鼓噪,通过无数大V小V宣传营造了世家天下的政治背景。这也是后续经历过三国争霸,最后依然是世家大族代表司马懿家族上位的根源。

三要素一个要素动摇,两个要素受损,无奈的汉朝只能选择下方权利设置州牧。

(二):西晋诸王分封。

西晋建立的时候,大一统核心三要素就有缺失,缺失的根源来自三国战乱后的人口大幅减少进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问题。

西晋统一后人口不过两千余万,和汉朝鼎盛时的五六千万完全没法比。在人口就是经济的时代,这实力损失不言而喻。

人口大减的因,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不断吸纳外附民族充实人口,这个数据也很可怕,在西晋统治核心关中地区,外族人口数百万之多,占据所有人口近乎一半。

大量外族人口流入,必然引发文化不同,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矛盾冲突在当时几乎不可调和,面对这情况,西晋的选择其实和汉朝刘邦类似,用分封分治天下, 尽快恢复经济反哺中央。最后却因为后世子孙太不给力而玩脱了,不到五十年就挂了,还让中国经历数百年艰难屈辱。

这算不厚道夺权的报应啊。

西晋核心三要素,缺经济,却文化影响力,即便意识形态在统一也是无用。

(三):唐朝节度使。

其实一开始唐朝并没有节度使制,他的问题和西晋还有汉朝不同,分封节度使根源是唐朝太强大,扩张太快,造成经济基础脱节,文化影响力下降。

唐朝经济发达不用说,但经济中心却很集中,一个是关中,一个是河北道。

两个中心形成后,必然会让全国成两个经济板块。

至于后世发达的江南,在安史之乱时还在发展中,后续唐朝能在安史之乱后活那么久,就和江南经济发展有关。在经济中心两块分裂后,经济发达的唐朝,对外威名赫赫布武天下,扩地千里。

可再好的经济基础也跟不上扩张步伐,国家财政吃力让唐朝不堪重负,更兼新扩展土地都是不同文化区域,也让四边疆域充满忧患,如何办?

只能下方权利,徐徐同化,维持稳定。

但文化同化需要的时间从不是数十年,而是上百年,在文化同化未完成前,唐朝就经历了节度使制度的反击,一场安史之乱让同化被打断,也让唐朝从由盛变衰。

节度使设置,在唐朝即是无奈也是必然,最后引发了唐朝大一统根基的垮塌,着实可惜!

核心三要素,唐朝在大规模扩张,设置节度使制前后,缺失了经济和文化影响力。

(四):明朝前期分封。

明朝前期分封,与朱元璋时代而言并没错。

原因很简单,辽国时就被纳入少数民族政权版图的北方燕云地区和周边地区,早就形成了和南方汉族核心区不同的文化传承,这是大一统三要素中的文化影响力缺失。

经历过辽金元三代四百年异族统治的燕云,人口虽以汉族为主,却早被外族文化深深影响。

短时间指望恢复文化影响力不现实,如果强制推行全国文化统一必然会出乱子。

而且北方边疆还饱受蒙古威胁。

如果不分封,对于刚刚建立全国政权的明朝而言,是巨大的经济负担,也必定造成巨大的行政成本支出,与其如此,不如分封,将自己信任的儿子们设置为北方的藩王,护卫中央。

即可以提供文化同化的缓冲期,也可以将帝国北疆的军事威胁降到最低,将经济负担降到最低。

一个时间缓冲,两个成本考虑后,明朝初年大一统核心三要素,差经济基础和文化影响力。

总论:由上所述,在解析波斯帝国,罗马帝国与中国历朝历代案列后!

我们可以发现,核心三要素才是大一统的根基。

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三者缺一不可!

缺一个而执意大一统,运气好的可以如波斯西罗马一样维持数百年,但灭亡分裂后,就啥都不剩下了。

运气不好,就和秦帝国、西晋一样几十年就完蛋。即便在国家发展中,三要素有缺失,可大一统根基并没毁灭,反而会在新王朝产生中迎来轮回。

虽然大一统是历史趋势,可分封和大一统,在核心三要素存在基础上,作为政治选择,并没好坏之分,只是不同时段不同选择而已。

至于大一统玩的最好的朝代,当属宋和清!

宋朝玩的好,是因为领土够小,都是汉文化核心区,扩张几乎没有,经济发达,意识形态建设也一流,最后亡与外族,这是实力不济,如果不是外族入侵,他寿命会很久远。

清朝玩的好,则是因为他本就是外族出生,在文化融合上有天然优势,而且经济随着舶来作物引进,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意识形态在承接宋明成熟的理学后,也便于统一,因此统治还算稳固,最后灭亡与时代和地方势力觉醒有关。

历史自有其发展的趋势,而今人解读历史,最关键的不是引经据典,而是在历史趋势中,找寻自己的大历史观。

参考书目:

读书太多,就不一个个列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