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暨豚灭绝后,长江江豚只剩1012头,是什么让其遭遇灭绝边缘?

 袁承志dtau70na 2019-12-11

40年前,我们还可以在长江上看到白暨豚成群结队地出没;但现在,在长江上已经看不到它们的踪影了。作为长江里仅存的哺乳动物,长江江豚正在面临与白暨豚同样的命运,它们也开始处在灭绝的边缘。

长江,本来是长江江豚的乐园,如今却变成了它的坟墓。近40年来,长江江豚减少的趋势十分明显,它们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介绍,长江江豚在1990年有3600头左右,可以到了1993年,锐减到只有2700头左右,到1997年,就减少到2000头。十年过去了,到了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称长江江豚仅剩约1012头,比1990年的3600头下降了2588头。

这么可爱而善良的动物却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是什么导致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呢?其实,所有威胁长江江豚生存的因素源头都指向人类。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生活环境的恶化,食物资源的匮乏,以及直接伤害。

其一,长江江豚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化。长江江豚栖息地的破坏与长江水质被严重污染,可能是长江江豚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栖息地破坏。长江中各类水利工程建设,挖沙和高密度航运,使长江江豚的合适活动空间减少,让长江江豚无家可归。

水质污染严重。长江沿岸城市发展、工厂排放、码头建设以及沿岸的农业源污染,致使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长江,造成水质污染,使得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

其二,食物资源的匮乏。水利工程阻隔江湖之间的联系,导致鱼类繁殖能力下降、数量减少,使得江豚食物短缺。

如今捕鱼利用电网、围网、迷魂阵等,大鱼与小鱼一网打尽,人类过度捕捞和侵占江豚觅食场所,导致长江江豚没有地方吃鱼或者无鱼可吃,直接影响了长江江豚的生存、发育和繁衍。

其三,直接性的伤害。长江干流高密度、繁忙的航运输船只的噪音和螺旋桨成为江豚的最大直接威胁。

长江的巨大船只噪音之大令水中的生物无法忍受,而长江江豚在水下主要是依靠其特有的声呐能力来探测环境,强烈的环境噪音会干扰江豚回声定位能力,会使它们不能正常躲避过往船只,甚至被螺旋桨打中身亡。

一些不法渔民在捕捞作业时,使用的一些有害渔具如迷魂阵、滚钩等,不仅使江豚的饵料生物锐减,还可能直接伤害到江豚。更为可恶的是,长江中大功率的电网捕鱼,使江豚无处安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