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在教育的话题上,如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现实情况是,高考仍然是大部分孩子跨越阶级、改变人生的主要机会。尽管很多人都鼓吹释放孩子的天性、学历无用论,但在真正减负的时候,都担心孩子被落下,偷偷建群排名次,或花钱让孩子上补习班。 不以现实情况为基础,侃侃而谈的“改变”其实都是耍流氓。 芬兰的教育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我们。 在那里不管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都能享受到差不多的福利待遇。 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将来就可能在流水线上从事着最为枯燥乏味的工作,保持基本的温饱,甚至连家人生病都买不起药。 清华教授:这种“教育骗局”,正在毁掉孩子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快乐教育并非字面上的意思,为了让孩子快乐释放天性而忽视教育。 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推动着孩子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真正的快乐教育,是指尽量让孩子快乐地接受教育,即帮助孩子发掘学习中的兴趣,而不是孩子说语文太难,父母就说那就别学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新闻: 广东省博物馆收到了一位母亲的投诉,指责工作人员不让孩子在博物馆内跑跑跳跳,留言是这样的:工作人员管的太多了,这是不让孩子解放天性,碰一下恐龙怎么了,不行吗? “释放孩子的天性”这句话,如今成了越来越多熊孩子的保护伞。 其原意是让家长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强行要求他们按着自己的期望发展,但并非让孩子为所欲为,遵守规则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活下去的前提。 但这样的教育骗局,仍有很多家庭都中招了。 在虚假“快乐教育”的骗局下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如何?1)无法无天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如今很多家长美其名曰让孩子释放天性,实际上是在纵容孩子破坏公共秩序。 比如乘坐交通工具时,不停大喊大叫、上蹿下跳,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给孩子立规矩和释放天性并不矛盾,该让孩子遵守的还是要遵守。难道孩子不懂规则,父母就永远不教吗? 2)落后他人 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快乐教育并不是放弃让孩子接受教育。日本已经先试过了,这被称为宽松世代,而那一代被培养出来的日本孩子们,也被称为“平成废物”。 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的焦虑让孩子超负荷学习,但也不能因为他稍微出现畏难心理,就允许他放弃。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想让孩子做到真正的快乐教育,家长就要试着用各种方式帮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就像今年考上清华的才女武亦姝,她广博的知识面背后,也是自己对古文的深深热爱。 而她的爸爸为了培养她的学习兴趣,一下班就关掉手机,和孩子一起看书。 3)碌碌无为 谈到学历无用论这件事,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说的:读书出来还不是一样给别人打工,老板的学历不见得比他们高。 但这并非普遍现象,身边的几个例子并不代表全社会。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表,我们熟知的那些企业家,比如马云、马化腾、王健林、刘强东、雷军等,全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
写在最后家长们真正应该做的,不是无谓的焦虑,不停在孩子耳边唠叨“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做到“别人家的父母”。 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孩子一起发现学习中的乐趣。 此外,也要严格自律,你的好习惯同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支持孩子释放天性,但不支持放任他们的坏习惯。在基本的边界范围之内让孩子自由发挥,才是家长最负责任的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