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技巧实际上是一块诱惑你的糖,提供这些技巧是想让你先尝到一点甜头,以使你保持探索的精神、探索的欲望。在喷嚏时、在惊惧或极度好奇时,在饥饿达到顶峰的时候,如果你真的保持了觉知,认知到那个深邃的空无的话,也许你突然会被它迷住,你会觉得离它其实不远了,你就会开始探索内在的空。这些技巧是先给你一点甜头,当你尝到了,就会开始真正探索的道路了。
“九十、在深井边凝视它的深处,直到——妙不可言。”
你发现你的头脑里也有一个深井吗?在把耳朵塞住、眼睛闭起来、收紧肛门的时候,你会发现头脑完全是空白的,这个空白不仅仅是一张白纸,这个空白是向内无限深入的空白,这是一个深井的无限深入,直到妙不可言。
现在你尝试一下,如果你随着内在的空不断深入,是不是来到了一个妙不可言的、无限的深处,有一种浩瀚和神圣,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源头感,这些经验其实可以在一瞬间实现,这就是为什么禅宗把它叫做顿悟。但是有可能你暂时经验到了,可你抓不住它,第二次又滑落了,这就是为什么瑜伽变得很重要,为什么昆达里尼变得很重要。如果你学过具体的昆达里尼上升后变得能够抓住它,它不再会像是个短暂的高峰经验来了又去。如果你深入昆达里尼的冥想,将能够一次次地主动深入进去,你将成为它的主人,而并不是一个路过的客人。
“九十一、当你的心四下奔驰之时,不论向内向外,就在此处 。”
当心又开始向内向外四处奔驰,你不要随着它奔驰,你突然间停下来,任由你的思想奔驰,突然间你来到了一个停顿的地方,这时这个空间又出来了。它在告诉你一个短暂的技巧,让你回到这个内在的空间,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内行、有经验的人,会发现这一点都不难,可以在一瞬间就实现,你突然就停止那个空无当中,很简单。
“九十二、经由某种感官而获得鲜明的觉醒时,保持在觉醒中。”
禅宗的圆悟克勤就是这样开悟的。圆悟克勤在他的师傅法演和尚那里参禅了很多年,仍然没有真正开悟。有一天,圆悟走出呆了那么多年的寺院,院门口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树,那天他心情也不太好,但抬头一见大树,突然豁然开朗,整个人都亮了!就在他变亮的那一瞬间,他突然间悟入了内在的明亮、内在的觉醒,所以他是在看到一棵大树时开悟的。
这个片刻人人都曾经有过,不仅圆悟,你也有过,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这就是心理学提到的高峰经验。在早晨推开窗,仰起头呼吸着第一口新鲜空气的时候,你突然感觉到世界都变亮了!这是一个短暂的高峰经验,但是你抓不住它。
当你有一个鲜明的感官经验的片刻,你要试着保持在这个当中,试着留在那个里面,你要在这些片刻尝试着认出它。你认得出来吗?如果你认出来了,你就能不只一个瞬间进入它,下次也能进入它,它是一个悟、一个顿悟,但是这个顿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没有那样容易。
圆悟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在看到大树的那个片刻觉醒了,你难道只是听一听这些技巧就可以实现吗?如果你是上根利器的话真的会实现,但是大多数人不是,那怎么办?古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昆达里尼的方式、奉爱方式等等,如果你不能一瞬间进入,那么你需要坚持一个强度,无论这个强度是为了能量上升,还是为了奉爱,你都必须坚持到底,即使像罗摩那样奉爱,也必须坚持三昼夜的痛哭流涕,你必须达到穿破云雾、穿透你内在的强度。
冥想也是一样,你必须达到一个上升到头顶、上升到打弯中脉、上升到内在明光的强度,你必须锻炼。有顿悟的方式,也有渐进的方式。让你在一个片刻抓住那个空白对你来说也许太困难了,即使持续那个空白也不一定能够真的向深处深入,这个向深处深入并不仅仅是持续待在那个空白就可以达到的。
这些经典却提供了一次次的瞬间,它希望你先达到这一瞬间,先能够悟入然后再渐渐地深入。如果你第一次悟入了,以后的深入并不难。在第九十三条又提供了一个再次瞬间融入的窍门。
“九十三、在喷嚏之初、吃惊之际、焦躁之时、断崖之上、逃跑之时、极度好奇之时、饥饿前后,保持觉知而不为所扰。”
在打喷嚏的时候、在惊惧的时候、在焦虑达到顶峰的时候、在悬崖边上的片刻、在崩溃的时候、在恐惧逃跑的时候、在极度好奇的时候、在饥饿达到顶峰的时候,如果只是饿肚子没用,要达到顶峰的时候,保持觉知而不为所动。
最常见的经验是在打喷嚏的时候,密宗的大手印里面提到,觉醒的片刻在几个瞬间会短暂的显现,其中一个是打喷嚏的片刻,还有是在极度惊吓的片刻,这个也提到了。
在这些片刻,你极有可能来到彻底的空白,而那个空白可能比你现在达到的空白要深得多,这是两个空白不一样的地方。你现在让思想放空也有一个空白,但那个空白不深、比较浅。如果是在极度惊惧、打喷嚏等的空白,这些空白要深得多。
在一个极度惊吓的片刻,比如在半夜伸手不见五指时,走在旷野里、走在完全没有人的深山里,突然有一声嚎叫,你立刻就惊呆了、吓坏了,这个时候你达到的空白显然要比此时此刻放空头脑达到的空白要深很多倍。
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外面突然有人说地震了、着火了,他吓得从凳子上跳起来要往外逃的时候,这个片刻不是空白的,他有一个着火或地震的强烈念头,但是如果他把这个念头去掉,剩下的就是一个非常深的空白。
你会发现一个空白越深,广度就越大;一个空白越深,就变得越无限化、越没有边际。这个没有边际是符合灵魂的原型的,内在的灵魂是永恒的浩瀚。你第一次看到了灵魂的影而不是本身,因为你没有看到明光,实际上真正内在的空是充满明光的,充满无限的明亮!禅宗里提到那个明亮过于日月,比十日并照都要亮。
仅仅达到一个空是不够的,你没有达到明、没有达到无限光,而这就是为什么渐进的方式显得更有优点,通过冥想、像罗摩那样通过奉爱能够达到强烈的空和明、强烈的光。罗摩在看到卡利女神的那一瞬间,突然看到了无限的、难以描述的光芒。
摘自《湿婆经的112种冥想方法》夕阳 著
意识内化官网
http:///
版权声明:以上文字由原创作者夕阳版权所有,以演讲录音为佐证。完整或部分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若摘编、冒用者,将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