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四堂”实事求是的治学理念

 大盗宝库 2019-12-11
甲骨文是殷人“刀笔”于兽骨、龟甲等材料之上的古文字,被称为“绝好的史料”。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开启了埋藏于“断烂朝服”中殷商历史研究的新征程,它与敦煌文书、西域汉晋简牍、清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四大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甲骨文的发掘与研究诞生了甲骨学,在甲骨学的早期研究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有孟广慧、王襄、王懿荣、刘鹗、孙诒让等,其中近代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起了奠基性和开创性的作用,被钱玄同称为“甲骨四堂”。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评价“甲骨四堂”对甲骨学研究的贡献曰“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甲骨四堂”学术成就斐然,虽然他们研究方向有所差异、研究方法各具特色,但他们核心的治学理念是“实事求是”思想,即治学需朴实严谨的思维与科学创新的精神相结合,是历史的逻辑与科学的态度相融合。朴实严谨思维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科学创新精神是“实事求是”的应有之义。我们从“甲骨四堂”在甲骨学领域的成就可窥一斑。
  雪堂罗振玉——功夫纯一,朴实严谨,化“骨”成“文”。罗振玉自幼喜读经史,钻研碑版考证之学。他在青年时期就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学问基础,无论研究方法如何多样,最终都要复归于踏实、纯朴的治学功夫,用心如一,做到“论必有据,据必可信”,万不得存任何侥幸心理,这些特质为他后来的治学研究创造了有力支撑。罗振玉是第一个正确判定甲骨文出土遗址在安阳的学者,这一点在他1915年刊印的《殷虚书契考释》有说明,最重要的是在本书中,他考释了大量甲骨文字,使卜辞基本可以解读。他灵敏的学术嗅觉促使他多方采购、搜集、收藏了大量的甲骨,经过系统整理,精心筛选,潜心编纂,前后出版了藏品著录《殷虚书契前编》、《殷虚书契后编》《殷虚书契续编》及《殷虚书契菁华》,这些著作推动了整个甲骨学界的发展。为王国维、郭沫若等后续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源头资料与研究路径。此外,他还参与了西北敦煌流沙坠简、鸣沙石室文献、清内阁大库明清档案的整理研究工作。罗振玉的成就之高与功夫之深不必多言,简而言之,甲骨在他人之手是“龙骨”,在罗振玉之手可称之为甲骨“文”,他推动了甲骨文研究向甲骨文文献史料期转变。
  观堂王国维——阙疑求是,贯通中西,辨“骨”分“史”。1925年,王国维作《古史新证》,总结出新的研究方法,即“二重证据法”。陈寅恪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将其精义概括为“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此先生之遗书所以为吾国近代学术界最重要之产物也”。事实上,王国维在其早期研究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这种研究方法。早年他跟随日本学士藤田丰八、田冈佐代治学习外语、数理知识、哲学等西学知识,促使他的思维结构逐渐突破传统考据学的局限性,走向了科学实证思维。1911年他迁居日本,帮助罗振玉整理甲骨材料,并与日本甲骨文研究者产生多次思想碰撞。王国维把考释甲骨文作为研究商代历史的史料,以甲骨卜辞为据,与其他古文献相印证,辨析梳理了《史记·殷本纪》的商代王系,考定了殷先公先王,还厘清了史料记载的一些错误,譬如,他在《续考》中,纠正了《史记》以报丁、报乙、报丙为序的错误。“二重证据法”的形成,推进了甲骨学学科意义上的历史研究进程,深刻地体现了王国维的阙疑求是精神,“阙疑”是一种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求是”的过程。正如朱子在《朱子语类·读书法下》中所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王国维提倡学术独立自由,主张开阔视野、融汇创新,学无新旧、学无古今、学无中外,不轻易疑古,不迷信古籍,所以更易于突破现有的各种研究范式,形成更恰当、更趋近甚至获得真理的研究道路。
  彦堂董作宾——调查研究,思维严密,划“骨”断“代”。科学研究是以充分地实践调查为前提,而董作宾的甲骨学是建立在长期从事殷墟甲骨发掘的实践基础之上,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三位学者最明显的地方。1928年董作宾受命到安阳调查殷墟甲骨,他得出“甲骨挖掘确犹之未尽”的结论。为了拯救“吾囯古代文化至巨之宝”,董作宾开展了殷墟甲骨第一次发掘工作,“揭开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序幕”,截止到1937年,前后对殷墟甲骨共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董作宾积极参与了每一次发掘,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勤耕于考古发掘前线,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甲骨文文例与贞卜规律。1933年,董作宾在《大龟四版考释》的基础上发表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创立了科学而缜密的甲骨文断代体系,即“十项标准”和“五期”说,把甲骨文的研究推进到新的阶段,提纲挚领地建立起甲骨学体系。此外,他对甲骨文例的研究丰富了甲骨文史料价值,是殷商历法的先驱者。郭沫若曾评价说:“大抵卜辞研究自罗王而外以董氏所获为多。”
  鼎堂郭沫若——兼收并蓄,创新方法,纂“骨”辞例。1928年,郭沫若因政治原因被迫流亡日本,为了解决编写古代历史文章缺乏材料实证的问题,郭沫若开始研究甲骨文。他积极吸收“罗王之学”的研究成果,主张“目验既多而心犀自启”。因此遍访流入日本东京的甲骨,从日本文求堂辗转到东洋文库、上野博物馆等地,并到京都搜罗拓片,最后在日本友人、国内学者董作宾等的帮助下于1933年印刷发行了他的新著《卜辞通纂》,该书在卜辞整理编排上划分了八类并作相应的考释,创新编著体例、资料翔实,把卜辞各项内容科学分编,减少了读者因不明辞例而产生的诸多错误,是“综合研究甲骨文最成规模的一部书”。此外,郭沫若还著有《甲骨文字研究》《殷契粹编》等甲骨文研究成果,他考释了一批甲骨新字,纠正了一些罗振玉、王国维的甲骨错释,在甲骨释读方面开创了“断片缀合”“残辞互足”研究方法,丰富了甲骨文卜辞研究的内容,开拓了甲骨文研究视野。
  崇尚“实事求是”的治学理念是“甲骨四堂”最鲜明的特质。“甲骨四堂”每位学者的治学特点并不局限于上述所言,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治学风格,他们“多闻阙疑”、刻苦钻研、视野开阔、融会贯通、思维严密,治学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从学术史的角度看,“甲骨四堂”明显受到清初“乾嘉学派”的朴实考证学风的影响,并把这种“朴学”的特点充分发挥在自己的治学研究中,同时他们一直把科学创新的精神贯穿于治学研究的始终,既注重“求实”又竭力“求是”,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枷锁,创新研究途径,开辟了治学新道路。
  反观当下治学现状,存在学风浮躁、急于求成、学术“工匠精神”缺失等不良现象。看似是治学问题,实际上是思想意识问题,治学不仅仅是做学问,治学的最终境界是导向人生境界,从这方面来说,“甲骨四堂”以身垂范,他们实事求是的治学理念足可供后之学者瞻摩。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读书治学三境界,亦是人生三境界,望诸君有所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