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辑讲故事:故事创作与读者心理(1)

 ljlz4 2019-12-11

作者:朱虹 期数:2009年4月下 发布时间:2009-04-07

    之前,我的编辑同事们已经给大家把故事的各个要素讲了个遍,好吧,我只能另辟蹊径了。前几天,刚花了100分钟在线学习了一门《读者心理学》,我就现学现用,结合故事创作将它发扬光大吧,但愿不要像枯燥的心理学理论一样让大家昏睡过去。
    心理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特别喜欢给学员做测试题,我也给大家出道多项选择题:读者选择某种读物是为了满足其哪些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认知的需要
    f.审美的需要
    g.自我实现的需要
    想想看,选什么?答案稍后公布。心理学家说,读物能满足读者越多、越高层次的需要,读者就越有可能对读物产生兴趣和好感,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到特定的读物上。相信很多作者在动笔之前,并没有考虑过《故事会》读者的需要——他们究竟需要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大概觉得这些是编辑的事,与自己无关。看了下面的内容,估计你可以推翻自己的理论了。
    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从读者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故事创作。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过:“一部小说,头一个条件就是引起兴趣,要使读者发生幻觉,并相信书中的事情真的发生过。”我想,如果把这句话中的“小说”二字改为“故事”,同样成立。一个故事,如果不能引起读者兴趣,即便它在我们这里千辛万苦过了五审,改了N遍,变成了铅字,也不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作品,这次过关有稿费拿纯属侥幸,那下次呢?我们还会手下留情吗?我们审稿固然有一系列的标准,但那从一到十的标准是根据什么制订的呢?还不是根据读者的口味。所以,各位作者朋友们,不要只想着对编辑的口味,我们只是《故事会》千千万万读者中的第一位读者。
    既然判断一个故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能否满足读者的需要,那么我们很有必要来剖析一下读者在看故事时特殊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
    一、故事要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
    好奇心人皆有之。谁都想品尝吃不起的饕餮大餐,谁都想遨游全世界的每个角落,谁都想体验遥不可及的奢华生活……《故事会》的读者只是芸芸众生平民百姓,他们很想了解世界的奇妙,而看故事是一个最为便捷和省钱的方式。因此,故事创作需要比平凡高一个层次,需要将思维逆转的奇思妙想,需要山穷水尽疑无路似的绝处逢生,需要让人弹眼落睛的拍案惊奇,这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
    心理学家说,和环境不一致的、使读者感到惊讶的信息容易吸引注意。我们时常会忽略身边的许多信息,只是因为这些信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十分吻合,无法引起诧异和关注。试想:当我们翻阅厚厚一叠当天报纸的时候,视线所及范围内的许多信息从头脑中匆匆略过,其中大部分无法留下什么印象,但若某篇文章在排版上是颠倒的,我们的心理资源会在刹那间完全集中到它上面——因为这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新异情况。
    同样,故事也需要这种刹那间的注意力集中,那么有哪些“非同寻常”之处可以在刹那间吸引读者呢?主要是:特别的人、特别的物、特别的事件、特别的意念……总之就是要有那么一两个特别的亮点,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动。反之,如果缺了那么点“特别”,这个故事就会在“海选”中淹没,即便我们编辑为了工作勉强看完,那也如同一盘忘记放盐的菜,让我们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而读者呢,恐怕还没看满三段就翻页了。
    然而,令我们编辑颇为头疼的是,在每天阅读的大量来稿中,大部分都是这种白开水稿件,题材老掉牙姑且不论,情节平庸乏味,甚至根本谈不上是件“事”。这是因为很多初入故事门槛的作者,仅仅懂得老老实实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故事,而不懂得如何筛选,如何加工,如何升华。故事作者首先需要的是异于常人的特殊思维,他要把生活中一个个也许故事性并不强的素材,仅仅当作情节的某个点或某根线,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将这些素材重新进行排列组合,虚构出异于普通生活的有魅力的情节,这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那么究竟有哪些手法可以让故事“非同寻常”,成为“非一般”故事,从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呢?
    1、智慧法
    故事中时常需要给人物制造艰难险阻,让人物历尽磨难,九死一生,但当人物的一只脚已经抬起被迫踏入悬崖的那一刻,就需要他(其实是作者)发挥小宇宙,运用超常智慧,想出一个金点子,最终化险为夷,将恶势力打败。而此时读者的心理是:赞叹+钦佩。
    这类作品多集中在一些传奇色彩浓郁的民间故事、海外故事等。比如,本期的作品《畅销书的诞生》,就刻画了一个睿智幽默的老作家形象,相信看到故事的结尾,你会体会到智慧二字的精妙。
    2、夸张法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喜欢照哈哈镜,那是因为哈哈镜中奇怪的变形,对幼小的心灵产生了特别的吸引力。同样,把生活中的普通事变形,把普通的情节处理成“不寻常”甚至是“荒唐”的程度,也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效果,这就是夸张。
    夸张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扩大,即数量上的扩大,比如,现在很流行相亲,现实生活中,一个普通人周末一般只安排一次相亲,但在故事中,你可以写他一个下午就相了几十次亲,把他写得越极品越能吸引读者眼球;二是变形,就是对事物的外部形态作特殊处理,但事物的本质内涵不变,比如:现在的都市年轻女孩有不少选择整容,这点已见惯不怪了,但在故事中,你就要写有个60多岁的老太太也来到美容院,要求做一系列的整容大手术,这就怪了,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了,只要你能想到一个既特别又合情合理的理由,读者就能接受。
    这类作品多集中在幽默故事、东方夜谈等。比如,本期的东方夜谈《牛不起来》就属于荒诞夸张类的作品,谁会见过在一头牛面前像哈巴狗一样趴在地上的宝马车?明知不可能是真的,但读者就有兴致看稀奇。而幽默故事《就是不信你》也有精彩的夸张喜剧效果,看了不信你不笑。
    但夸张也必须合情合理,哈哈镜不管怎么变形,但镜子里的终究是人,如果照出来的是一只猴子,那就是照妖镜了,读者就会不买账了。
    3、巧合法
    巧合法很多作者都会运用,这里不再赘述,只想提醒两点。
    一是,很多作者的巧合手法实在太老套,一天之中,我不知会看见几遍这样的结尾:突然,某人发现另一个人的脚底有三颗痣(或者胎记),原来两人是失散多年的母子(或是父子、双胞胎,以此类推),两个人不禁抱头痛哭。
    二是,巧合法运用不得当最容易造成编造痕迹严重,因为巧合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如果离开了必然性这个基础,就是胡编乱造了。举一个最经典的例子: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一阵风吹过来,把楼上阳台的一个花盆给吹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那人的头上,活活把他给砸死了,这是可能的,生活中确有如此不幸之人;但如果把情节设计成:甲要杀乙,甲得意地想,嘿嘿,我在阳台上放个花盆,等乙走过来时,突然有阵风吹过来,那不就正好能把花盆吹下去砸死他吗?这样就能杀人于无形,结果甲真的用此法杀了乙。这么写就缺乏必然性了,99.99999%甲是不可能得逞的,除非甲是风神,可以掌控风起云涌。
    4、误会法
    误会法是编剧们的惯用手法,不过电影电视剧中的大多为明误,即观众对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目了然,只是剧中人被蒙在鼓里。而在故事中,需要把所有的人都蒙在鼓里,需要“骗”所有的人,而且“骗”得合情合理,“骗”得感人肺腑,“骗”得赞叹不已,这叫暗误。误会法往往能造成突转的情节、急转直下的结尾,容易带给读者震撼和感动。比如,本期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在这方面就处理得不错,故事的细节和结尾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很多作者都不善于“骗”读者,往往一上来就通过标题告诉我们答案。
    5、“安闸”法
    有时,同样一个故事核,让两个作者写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新作者在写故事时,往往不注意给情节安闸设防,让情节如一汪清水一般一览无余,读者看两眼,不屑地来一句“就那么回事”;而老作者却善于给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每个关口都设一个闸,让情节兜兜转转,迂回曲折,把读者的心紧紧揪住,直到把情节推向高潮才将闸门打开,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豁然开朗。大家不妨看看本期的《另一种报答》,或许能有所感悟。
    二、故事要符合绝大部分读者的审美品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