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辑讲故事·故事创作的“下一步”

 ljlz4 2019-12-11

作者:邢悦 期数:2009年10月下 发布时间:2009-10-07

    故事创作完成后“下一步”是什么?
    显然,我的意思不是“投稿”,更不是“拿稿费”,我这里要说的“下一步”是“作者的自我修改”。
    在审稿的时候,我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稿子:故事的题材和构思都非常有特点,但由于写作时的“失控”,使这些闪光点被繁琐的文字所埋没。虽然优秀的构思是故事之本,但事实上,结构和叙述的梳理和组织,也能提升作品的质量。
    当然,文学创作本身带有更多的感性特点,很难要求作者在创作中随时保持冷静,甚至有些作者告诉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他始终处在一种热血沸腾、火山喷发的状态。但在作品修改过程中,我们或许能更加理性一些,使作品的层级结构更加有序,特点也更加鲜明。从实践中看,很多创作完成的作品,或许只要经过一次梳理修改,就能在质量上提升一个层次,甚至提高过稿的几率。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改稿中的经验,谈谈这“一次”修改,也就是作品创作完成后的“下一步”。
一、找到故事的亮点
    故事的亮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故事核,或者是创作者们常说的“点子”,它是作者通过故事所要展现给读者的核心内容,也是希望读者读完故事后,所能够记住的核心内容。或许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充满激情,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观点要表述,但由于故事这一体裁的限制,“五十六种语言”也只能最终“汇成一句话”——核心情节,这就是你故事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是最大的亮点。
    因为故事的篇幅有限,因此,要想让你的“亮点”更亮,就要让你有限的文字都尽量为它服务。为此,在对故事修改前,一定要找到故事的那个“亮点”,并且在修改中,时刻牵挂着你的这个“亮点”,因为它是这个故事的“核心竞争力”。
二、修补情节的漏洞
    大家都知道,故事都是编的。既然是编的,就必然有不圆满的地方,有些不圆满的地方,读者可以放过,而有的不圆满的地方,读者非但不放过,还会产生对故事合理性的怀疑,这就变成了故事的漏洞。故事出了漏洞,有可能会动摇故事的根基,甚至颠覆整个情节;但并非所有漏洞都会摧毁整个故事,事实上,许多漏洞都是可以弥补的。弥补漏洞的方法不一而足,有时候可以强调一下人物的个性、有时候可以强调一下特殊的情景、通过铺垫把偶然性变成必然性;甚至有时,人物的一问一答,就可以解决读者心中的疑问。在修改故事的时候,不妨关注一下情节的漏洞,如果发现问题,用最简便、最自然的方式“补上一手”,完善整个情节链。
    这里,还想提出一个常见的漏洞:在故事的创作过程中,为了造成悬念,作者常常会故意的“隐藏原因”,也就是,明明可以提前说明的事情,一定要藏着掖着,直到故事的结尾,让读者产生“为啥不早说、不明说”的疑问。这种漏洞往往是颠覆性的,因此在修改中,要尤其注意这类的漏洞,想办法予以弥补。
三、精简文本的篇幅
    这是不少作者即不愿意做、又不善于做的事情。的确,谁家的孩子谁家爱,哪个作者不珍爱自己写下的文字呢?但故事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让故事的亮点更鲜明,读者更容易领会、容易记住,就要将有限的文字投入到唯一的那个“亮点”中去。因此,在修改作品时,要精简那些干扰核心内容的部分。这时,不妨多考虑考虑,这些内容和故事“亮点”间的关系,这样或许有助于判断某部分内容是否有用,是否需要保留。
    当然,经过这样的精简,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呈现给读者一个精炼但不枯燥的故事,因此,仍需要注意作品的文学性,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我在《故事的节奏2》中曾经试着讨论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四、丰富人物的形象
    故事是以“事”为主的,这句话没有错。但探其根底,这种“事”所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就是“作者搭台人物唱戏”。因此,在注重“事”的同时,并不能放弃对“人物”的刻画,要始终意识到,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他们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背景,同时有自己的行为逻辑。因此在修改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人物的行为是否合理、是否必然、是否还要进一步解释说明,只有每个人物的行为都能站得住脚,故事情节才能站得住脚。关于故事的人物塑造,也有编辑曾经具体分析,也就不多言了。
五、开头、开头,还是开头
    这一小段我用了与众不同的小标题,是为了强调“开头”的重要性。如果把构思精美的故事,比喻成迪士尼乐园,那故事开头相当于什么呢?不是乐园大门,而是那条通向乐园的路。好的开头,能引导读者顺利进入你构筑的故事世界,而差的开头会让你的读者提前放弃对故事的兴趣。同样,好的开头,能吸引编辑更多的目光,差的开头,往往会让编辑给作品更低的“起评分”。有时候,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把开头构思得引人入胜,但当修改故事时,不妨多放一些精力在故事的开头,铺筑一条通向故事世界的高速路。
    怎样的开头才更吸引人?这并没有一个定规,但有些规律是可以总结的。比如,开头避免描写,要尽早进入情节;再比如,开头要从大家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一步一步导入情节。虽然场景描写是许多小说采用的开头方式,但试想,平时给别人讲故事前先描绘一番四周景色,真的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吗?如果一开始就说大家漠不关心的事情,即使后面的情节再精彩,读者真的会有毅力坚持看到最后吗?
    总之,万事开头难,创作出一个好的开头,故事就成功了一半。
    正如我在年初所说的那样:“故事理论文章写出来后,作为故事的任务之一,就是合理地推翻它。”更何况,以上几条仅是经验之谈,全无理论支撑,只是希望,我以上所说的这些,能对大家的作品修改有所启示,帮助大家走好创作后的“下一步”。
    相信,什么都略懂一些,故事会精彩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