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鸡汤到底是精神鸦片,还是心灵解药?

 HNYZL 2019-12-11




心灵鸡汤的主要受众和传播群体有涉世不深的学生党童鞋们、暂时处于逆境的弱势群体、喜欢晒自己多愁善感的小资文艺青年和闲的发慌内心寂寞的鸡汤控,还有就是有目的的利益群体。

社会的竞争制造了贫富差距,先天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让很多处于比较弱势的群体对命运不满,对财富和改变命运的渴望急迫又艰难。

社会的变迁又让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信仰,内心迷茫彷徨,空虚寂寞,但又特别期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因此需要心灵鸡汤来滋润疲惫的内心、激励斗志,心灵鸡汤的励志和哲理等成分恰恰迎合了这些需求,很容易就能引起很多人共鸣。

另外就是我们都想从外边的世界汲取营养,让自己变得强大,快速成长。心灵鸡汤所谓的教导、哲理在他们眼里就是至理名言,既有道理又显得高大上。

互联网的普及让鸡汤来的比叫外卖还要便捷,由此诞生了所谓的励志学成功学。

一批标榜自己的什么励志大师、情感专家和成功教练为了利益制造了大量的心灵鸡汤来当做教材,吸引眼球让人膜拜。

因为鸡汤比较好卖,生产成本还相当低,更没有标准来衡量是否是假货。

作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类群体,我们的确不仅需要一日三餐来给身体提供能量,还需要精神和思想来完善自我,滋润内心。

我们也的确需要在逆境中自我激励,对未来的阳光积极,对生活阅历有所领悟,对命运的自我救赎,有的鸡汤的确有一定的启示和道理,但是剂量太大就过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经历,别人的感悟总归是别人的感悟,拿来主义有时会迷失自我,丧失独立的判断力,永远活在别人的框框中。

励志学和成功学本身也根本不会造就成功,虽然流行了这么多年,出了这么多所谓的大师,无数人趋之若鹜,至今还打着“帮助别人成功就是最大的成功”这个招牌!

那些精心炮制的鸡汤,往往只是揭示事实的某些方面,从中抽离出自己需要的部分,因此它一般是偏颇的、情绪化的,始终无法代替面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而正是因为它剔除了冰冷的现实而呈现出温热的情怀,才好博得众生喝彩。如果不加甄别妄自进补,则“彼之鸡汤”,很可能变成“吾之砒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