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 1 '小编说... ' 怎样才是用嗓子?不用嗓子的歌唱是怎样的?本期米饭谈,以意大利九旬女高音为例,让我们一起感受高位置的奥妙,看看还有哪些神奇功效~ ☟点击左边小喇叭☟ 立刻收听·本期音频/动感地带/ 范竞马 手机摄影于 重庆 范竞马:男高音歌唱家 国风雅歌倡导人 阿 米:CCTV音乐导演 国风雅歌志愿者 简便起见,阿米简称米,范竞马简称范 本次访谈为“米饭谈” 《米饭谈》20191124 文字摘要 —————————————————————— 那我就到更加再接再厉把这个节目做好, 咱们要做永不消失的电波! ▲Lina Vasta与Angelo Loforese在Casa Verdi互飚高音 ▲Lina Vasta在米兰“Casa Verdi”接受王焕东采访视频 (时间:2018年12月25日) 范老师,你说到不用嗓子唱歌, 因为我们都认为天赋很重要, 很多人都说你唱歌就天生有一副好嗓子, 那你说唱歌不用嗓子又该怎么理解呢? 这个技术指的就是我的课程里讲到的两个内容:一个就是说我经常形容的:“在呼吸上唱歌”(Sing on the breath),就是我们用呼吸托着声音 , 托着的概念就是把声音举得高高的 ,这个“举得高高的”概念实际就是高位置的概念。 还有一个就是我提出的概念,我们想象在发声的声源之上,拉一跟平行线,一旦发声以后声音所有的走向、震动、它的色彩,以及我们的意识可以操纵的一切声音的形状(quality of tone)全部是在天际线以上。我提出的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和他们说的不用嗓子的概念是一样的,你把声音托得高高的,在天际线以上发挥作用(唱歌)的时候,实际你是不用喉咙的。如果你一用喉咙,声音的位置马上就会下降,下降到胸腔和喉咙里头。 你看,如果我没记错,他一直说:“如果用喉咙唱,你就只能唱到30多、40多岁,就终结了,可惜现在的人不听我们的,不听过去的,再也没有人这样唱歌了。”这就给了我们一个紧急信号:如果我们再不珍惜老一辈人的bel canto的这个传统的话,我们不是追求科学的演唱法吗?这种方法就会渐渐消失了。这也是我在讲课时一直说,我要“捍卫这种声音的文明”,其实就是有这样一个因素在里面,因为我发现,我们再也不这么唱歌了。因为我们听过去的,上世纪的老歌唱家,他们个个都是这么唱。我们很幸运,他们还活着,还可以唱,还可以示范,这是太珍贵不过了。这个视频对我来说太珍贵了,而且在网上广为流传,大家看到的是猎奇,但在我看到的是一种传统。他们的原话是:“可惜没有人这么唱了。也没有人在乎了。”现在的年轻人他们也不在乎,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话筒,我们不需要这样一个技术,我们有扩音。” 他们说的唱歌“不用嗓子”的概念是我希望所有学声乐的人都要明白的一个真理,当然了,你照样用肌肉,用嗓子是可以唱歌的,但是如果你在乎你的事业,你想唱的长久,你就必须是这么去做。我们既然学声乐,为什么不学最好的技术呢? ![]() 你唱莫扎特的声音不用这么唱,后来在我事业的中期我才看到了外国人怎么唱这个角色的,他们怎么唱的呢?(示范,对比) 这实际上你听,就是我们说的鼻腔、鼻窦、面罩腰腹当然也用劲,但是这个劲就是呼吸托着的劲儿,而不是肌肉的劲。 是不一样,针对作品的风格,你一定要学会用混合的声音,因为这种声音的灵活性、可塑性非常强,你的那种强声,它是没有什么可塑性的。实际上我们学声乐,学的是什么?就是表现力。我们学的不仅是知道怎样发声,知道怎样成为声音的操纵者,所谓声音的大师而且还要知道用什么声音来表现不同风格的作品和人物、个性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这就是我们说这个人“大业余”,就是光有个嗓子。 人人讲里我就要讲怎样丢掉嗓子,唱高位置的声音。因为你不丢掉嗓子,你的声音是托不到声音上的。很多人唱歌中间加了一个喉咙,男女声都一样,我们就是要学会怎样把喉咙丢掉,直接用呼吸托着声音 (高位置的声音)只有把喉咙拿掉才能进入高位置的状态。我在第二套课上做过一个示范,我教大家发不同位置的“啊”音,(示范) 这个声音脉冲过程的同时,我在放掉嗓子而不是用嗓子(示范)很多人他听了我这课也听不懂,一定要有基础的、有悟性的人才听得懂。 ▲Lina Vasta演唱普契尼《修女安杰丽卡》 对。这个方法实际上指的是两个概念:最重要的是:要用高位置的声音,还有就是不用嗓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