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区分企业收到政府给的款项,叫法五花八门,有叫项目款的,有叫项目专项的,有叫划拨款的,有叫专项资金的,有叫专项拨款的,也有叫政府补贴、政府补助的,甚至包括贴息和部分税收优惠,他们都有一个专业称谓,叫'政府补助'。 定义: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这里的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国际类似组织也包含在内(如红十字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这里的非货币资产包括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天然林等。 特征:无偿、有条件、非资本性投入。 分类:按政府补助发放的形式分为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方式分为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2、 会计处理2019减税降费的免税额会计如何确认:企业所得税方面,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有一定的税率降低幅度,不属于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和即征即退,不按照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从季度销售额9元提高至30万元,普票免税政策,不属于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和即征即退,不按照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应将增值税还原为收入。税金及附加的减免与增值税同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收入 借:应交税费-城建税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税金及附加 注:会计科目设置具体参考《关于政府补助准则有关问题的解读》 3、 税务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各类政府补助、补贴、贷款贴息等。根据财税(2011)70号文,企业将符合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计入应税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一种递延纳税的优惠)。满足不征税收入的三个条件: (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有文件) (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有要求) (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单独核算) 如果不满足不征税收入条件,企业应在项目完成当期计入当期损益,根据是否与日常活动相关,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4、 举例说明企业2019年取得发改委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用于厂房改造,厂房建设共投入2000万,计提折旧20年,无残值。假如符合不征税收入确认条件。 厂房建设: 借:在建工程2000 贷:银行存款等2000 收到专项资金 借:银行存款1000 贷:递延收益1000 第1-20年计提折旧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100 贷:累计折旧100 借:递延收益50 贷:其他收益50 若企业2019年取得某实验室建设款100万,形成无形资产-xx专利,摊销10年,实验室建设投入50万。 项目建设: 借:无形资产50 贷:银行存款等50 收到专项资金 借:银行存款100 贷:递延收益100 第1-10年计提摊销 借:生产成本5 贷:累计折旧5 借:递延收益5 贷:其他收益5 第5年递延收益余额100-5*5=75 项目未发生支出=100-50=50 第六年开始计入应纳税所得调增50万, 借:递延收益50 贷:其他收益50 递延收益余额=75-50=25 第6-10年计提摊销 借:生产成本5 贷:累计折旧5 借:递延收益5 贷:其他收益5 ![]() |
|
来自: kelvin_huang > 《财会实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