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n计划是什么呢?  2009年,一位名叫Dan Mclaughlin的人,读到了《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这本书,书里概念化了一些原始论文的结论,宣称存在一个'10000小时成功定律',即成功至少需要10000个小时的投入。这本书当年就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 Dan因此受到了启发,作为商业摄影师的他辞去了已经不感兴趣的工作,想要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30岁生日一过,Dan便开始为成为一名职业高尔夫球手而努力。在此之前,他从未打过18洞高尔夫球,也没有作为竞技运动员的经验。Dan的父亲和姐姐,都认为他不可能成功。但是,Dan不理会。为了保证想法能付诸实施,他积攒了10万美元,并把房子出租以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然后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严格遵循定律来执行。2010年4月15日,他开始日复一日地练习,计划每天花费6小时左右练习,一周练习6天,这样只要坚持学习高尔夫6年,总计超过10000个小时,也许就有希望达成目标:成为参加PGA Tour资格赛的职业选手。Dan想证明这个成功定律背后的思想: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严格的自律和高强度的付出。为此他建立了个人网站theDanPlan.com用来记录了自己每一次的练球情况,记录虽然简短,但一直准确倒计时着自己的练习时间。并且他在网站上也开启了捐赠通道,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关注的同时,用网络要求着自己坚持。 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像理论那样理想。可能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Dan没有在6年内完成这个计划,而到2016年,计划也突然停滞不前,数字一直停在了:6003个小时。虽然Dan没有正式声明退出计划,但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显示,由于医生诊断出的背部受伤和Dan难以突破的成绩,他正式退出了计划,并在后来投入到与邻居的波特兰汽水厂的生意里。 学球帮国际导师Martin博士在《青少年身心成长科学》中强调,Dan计划的流产也很值得教练和家长思考。如果角色交换,由我们制定这样的计划给孩子,他们将非常容易倦怠。Martin提出,高尔夫整体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孩子们的“参与”,我们要理解参与本身比顶尖的表现更重要,比结果更重要。如果一位教练想要取得顶尖表现的球员,唯一方法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所以教练要首先确保自己教学的包容性,让每一个青少年球员都有发展的机会。 对于家长,美国《纽约时报》早年曾报道过许多焦虑的中国高尔夫家长,一些父母直接设立目标将孩子培养为下一个老虎伍兹。于是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提高球技而设置:钢琴课增强手指力量,数学课有助于计算距离、风速等,英语课是为最终到海外参赛做准备,但他们的孩子可能还只有8岁。他们发现,要求中国父母的脚步慢下来会令自己处境尴尬。“他们对我每两周一节课已足够的说法感到失望”,来自马来西亚的一名职业高尔夫人士说。他的同事直言,“所有人都在追随天才的足迹。没人知道这将引向荣耀,还是悬崖。”但家长和教练都不应该妄图成为天才的孵化器,Martin博士在课程中提醒我们,要了解,在任何一种运动中能培养出顶级球员的几率都是微乎其微的。不代表不让孩子追求梦想,而是追梦的同时,所有人都要面对现实。高尔夫是一项长线发展的运动,所以作为教练和家长,Martin强调要关注他们长期的成长、价值观的建立而非一时的成绩。要很认真地考虑他们参与的心情和合理安排他们练习的难度。 Dan曾说过:“99%的可能性,我不会成功。但是,这没关系。我的真正目的,想看看如果不断投入时间,一个普通人可以走多远。”“如果我能变成一个职业高尔夫球手,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他们的人生道路就会多出许多选择。这个试验的结果,并不在于我个人的成败。而是让人们看到,人生有很多可能。”我想,在以后的人生中Dan一定还会更新参与高尔夫这项运动的时间,更新那6003个小时,但那时候他可以彻底放下对结果的包袱,去享受一份纯粹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