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要性
2019-12-11 | 阅:  转:  |  分享 
  


论语文教学对育人的重要性





摘要:论语文教学对育人的重要性

关键词:无声、自身、内心

引言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让教育成为爱的力量,融入到他们的世界。



人们常说老师是红烛,是春蚕,可我觉得,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的伟大,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对得起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这个称号。我给自己树立的标准是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我深刻明白,做一个教书匠,做一个混日子的老师很容易,但要做一个真正让学生瞧得起老师,也不是见容易的事。一个老师,如果连学生都瞧不起,就没有资格叫老师,他是不会在教育中得到幸福的,也不会从自己的行业中找的存在感的,更谈不上怎么去育人。

一、育人,在无声中进行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单一的。他们好比是一张白纸,而老师就是这个主要的绘画者,他们的真、善、美更多的是老师的注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着他们。所以,我一直主张,让爱和教育在无声中进行。记得有一次,一大早我满怀激情去教室上第一节课时,当我走到讲台,看见讲桌上到处是粉笔灰,黑板上还是昨天老师留下的知识,当时我很生气,我冷静的了几分钟,问了一句,昨天是谁值日的,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说着谁谁值日。张妍、宋涵、李乐(化名)三位同学站了起来,张妍说她查了几次,宋涵才查两次,李乐说自己也查了好几次,三位同学相互推卸责任。我看到他们相互指责,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把抹布拿到水龙头洗洗,教室里都在叽叽喳喳讨论这件事,我想这样也好。当我再次回到教室中,我能感觉到教室里异常的安静,那三位值日同学也低下了头,好像在为刚才的争执感到羞愧。这时张妍跑过来说:“老师我来帮你”,我说好的。再后来宋涵也主动把黑板查了,李乐把讲台收拾的很干净。看到他们能这样,我很开心,庆幸自己没有狠狠训他们,没有罚他们。而是用行动感化他们,让他们明白要责任感,不能相互推诿。从那以后,班级的卫生总是那么干干净净。而我也从中得到了快乐,就是他们的成长。这就是教育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我也一直要求自己能从每天日常的,琐碎的、平凡的生活中得到满足。做到兴奋的走进教室,满足的走出教室。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他们。让教育在这无声中进行,“润物细无声”。

二、育人,从自身做起

“教书者必先行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我时刻要求着自己,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让学生带着兴趣在我的引导下主动去学,不是被迫的。因为我知道学习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它不是为什么去学,而是本能的想去学。我不会搞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练习,做题来提高成绩。让学生苦不堪言。结果自己也精疲力竭。这样就失去了教育的本意。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一帆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按你的要求意愿去做。有的学生比较懒散,经常不做作业,有的喜欢课堂讲话、发呆,还有的经常迟到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只能在生活中慢慢引导他们。

自任班主任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记得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发现这个班的孩子不喜欢看书,于是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天开始,我答应孩子每天晨读之前陪他们看十分钟的课外书,我们也一直这么做的。在坚持了半学期之后,我发现班里迟到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就连经常不也作业学生,这学期也明显有了很大的变化。久而久之,学生已经把看书当成了一个习惯。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是的,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你的爱好会影响到他们。教育就是延伸,就是影响。

三、育人,从德育抓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少人关心孩子的内心发展和对她们的道德教育。班里经常会出现孩子们攀比的现象。比如,今天我妈妈给我买了什么什么,我家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看到这样的现象,我很痛心,现在孩子,和我们小时候怎么差距那么大,虽然我们那时候穷,但很快乐,内心是丰富的。可是,我感觉到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我为他们担忧。

星期三下午,校长的一个电话,把我喊到了他办公室,原来是我们班的几个学生,把校旁边农民家刚秧苗踩死了。他们找到校长,经过一番调查原来使我们班学生弄的。我当时还很惊讶,前两天才在班会上宣传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会明知故犯吧,即使如此,我还是一直道歉。

于是,我利用最后一节课时间问明白情况,很生气的训斥了他们一番,可他们满不在乎,一个学生竟说:“老师,我们只是踩坏了几棵秧苗而已。”脸上的表情告诉我:“老师,你没必要为了几株秧苗对我们发这么大火吧!”

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想起了以前在班里发生的很多事情:不知道谁带的小鸟来学校,硬是被他们玩死了。班级新买的盆栽,没几天也被他们折腾的不像样。李乐乐(化名)同学体育课上不小心摔倒,不少人笑的前仰后翻,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手去扶下他······我很郁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可这些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都哪去了?作为班主任,我没有重视培养孩子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品质,我是有责任的。这件事不能就此打住,我决定利用这件不光彩的事,开展一次活动。

于是我找到一些关于爱护植物,珍爱生命的故事,读给他们听,同学们都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感情丰富的同学眼眶以闪烁泪花,那几个踩死秧苗的同学早已羞愧的低下了头。我把那已经枯死的秧苗放在讲台上,让孩子们一个个去摸下它,孩子们在音乐中和秧苗做了最后的告别。让他们感受生命的可贵,不能随便践踏它们。下课后我们有一起把枯死的秧苗埋了起来。

那几位同学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对,决定要主动和农名伯伯道歉,并赔偿。我笑笑了。看到他们虔诚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内心深处最善美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一次生动的活动胜过一千句空洞的说教。

是呀!让孩子长大做一个有道德,心地善良的人,做一个让社会接受,对社会有利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一棵树摇动另一棵,一朵花推动另一朵花,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为人师者该做的事。

教书育人本就是件良心活,你可以平平淡淡拿着每个月的俸禄过着平凡的日子,但你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光芒万丈,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第161页。



http://www.ahedu.cn/SNS/index.php?app=paper&mod=Index&act=preview&uid=2252893&id=1815573&type=8



2019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论文









1







献花(0)
+1
(本文系浩森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