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两窗竹 白露一庭松 ——白居易《秋斋》 人说竹有十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 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 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 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 竹玉树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 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 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 竹,从古至今,在园林中就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水经注》介绍北魏著名御苑'华林园'称:'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 《洛阳伽蓝记》记录了洛阳显宦贵族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文人爱竹植竹,古已有之,两晋前后已流行植竹点缀周围环境。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有位文人王子猷,爱竹成癖,纵然借了别人的房屋短期暂住,头等大事便在屋子四周的空隙之地种竹。 别人问他,你只是临时住住而已,何苦还要自找麻烦,王子猷指着新栽之竹微笑而言:“何可一日无此君。” 中国古代园林已达到无竹不园的崇高境界,特别是在江南地区,综合环境条件形成了丘陵、山地、河谷、平原等不同类型的自然群系,园林用竹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南京的随园、芥子园,苏州的留园、西园,广州的清辉园,均是以竹造景的典范:通幽竹径、粉墙竹影、漏窗竹景、山石竹伴,无一不充分显示了竿竿修竹的婵娟挺秀、芊芊幽簧的潇洒飘逸。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以竹为名的个园了。个园,以其竹为个个之形为名。人居三分、石踞三分、竹占三分。 个园以其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在这四处假山上都可见“竹”的身影。 春山以竹石开篇,早竹搭配形如竹笋的山石,与花墙漏窗相映,犹如一幅雨后春笋图; 夏山上多植纤巧柔美的水竹,与太湖石相配更显清幽秀美; 秋山种有不耐寒的四季竹,取其叶凋败之美; 冬山则以竹、梅装点雪石,营造“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意蕴。 曾有人作诗赞誉:“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园林用竹的种类繁多,栽培上通常按地下茎的着生性状分为三大类: (1)单轴散生型,如刚竹、淡竹等,竹鞭细长,每节着生一芽,萌笋成竹后在地面上稀疏散生。 (刚竹) (2)合轴丛生型,如慈孝竹、麻竹等,竹鞭短缩、节密,顶芽出土成笋,新竹紧贴老竹密集丛生。 (慈孝竹) (3)复轴混生型,如箬竹、茶杆竹等,兼有单轴散生型和合轴丛生型的特点,地上竹林分布散生、丛生并存。 (箬竹) 按其观赏特性则又分为二类:一类是赏秆竹,常见的有方竹、罗汉竹、紫竹、黄皮刚竹、斑竹、金镶玉竹等;另一类是赏叶竹,常见的有凤尾竹、阔叶箬竹、菲白竹、锦竹等。 ![]() ▲慈孝竹 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紧靠老竹,而老竹则殷殷呵护,扶持新竹免于风雨侵袭,平安成长。在个园中主要是丛植,观其形。 中文学名:孝顺竹 别称:凤凰竹、蓬莱竹、慈孝竹 禾本科簕竹属 园林价值: 本种杆青绿色,枝叶密集下垂,形状优雅、姿态秀丽,为传统观赏叶竹种。 多栽培于庭院供观赏,在庭院中可孤植、群植,作划分空间的高篱;也可在大门内外入口角道两侧列植、对植;或散植于宽阔的 庭院绿地;还可以种植于宅旁作基础绿地中作缘篱用。 也常见在湖边、河岸栽植。若配置于假山旁侧,则竹石相映,更富情趣。 ▲龟甲竹 中文名:龟甲竹 别名:龙鳞竹、佛面竹、龟文竹、马汉竹、黍节竹 禾本科刚竹属 园林价值: 状如龟甲的竹竿既稀少又珍奇,特别是较高大的竹株,为竹中珍品。 点缀园林,以数株植于庭院醒目之处,也可盆栽观赏。 龟甲竹的竹材可以制作各种高级竹工艺品。如刻写书联,尤属雅品。 ▲茶秆竹 别 名:青篱竹、沙白竹 禾本科矢竹属 园林用途: 适用于园林绿化,可配植于亭榭叠石之间。 可作温室花卉支柱、花园竹篱等,竹材不易虫蛀、干裂、材质优良。为园林中优良观赏竹种。 ▲箬竹 宽叶型小型丛生竹种 别称: 辽竹 簝竹、簝叶竹、眉竹、楣竹、粽巴叶、若竹、箬叶竹 园林用途: 属观叶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 《长物志图说》中有曰:“种竹宜筑土为垅,环水为溪,小桥斜渡,陟级而登,上留平台,以供坐卧,科头散发,俨如万竹林中人也。否则辟地数亩,尽去杂树,四周石叠令稍高,以石柱朱栏围之,竹下不留纤尘片叶,可席地而坐,或留石台石凳之属….” 有关竹子造景艺术手法在明代计成所著的《园冶》中也有提过,诸如“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竹坞寻幽,醉心即是”等等。 这些艺术手法都显示出古人对于植物与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等景观元素之间关系巧妙的处理。 曲径通幽 古典园林中的园路强调“曲径通幽”,竹林小径力求含蓄深邃,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讲究“蹊径盘而长”。 那么道路两侧的植物搭配则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以一些高大乔木状的竹类,如乌哺鸡竹、玉镶金竹等,修竹夹道,创造出绿竹成荫、万竿参天、云雾缭绕的生动景色。 或者园路一侧点竹几丛,竹缘下种植耐荫性较好、金边叶圆的玉簪,路的另一侧则以地被竹为主,如铺地竹、菲白竹、菲黄竹,凸显其层次感与观赏性的差异,拐角处点缀一棵造型小红枫,颜色上 的对比又使人眼前一亮,而脚下的踏步石古老而诗意,别致与舒适的韵味自然而生,使人畅然其中,回味无穷。 疏密有度 种竹有“疏种”、“密种”之法,疏种谓:“三四尺地方种一窠,欲其土虚行鞭”;密种谓:“竹种虽疏,然每窠却种四五杆,欲其根密”。 如果场地为大庭院的四周或拐角,便可挑选高于5m,深色秆竹做为“背景林”(例如乌哺鸡竹),然后挑选高2m左右,枝叶稍密的亮色观秆竹种植其前(如金条竹),并在竹下补充叶形、花色不同的灌木(例如迎春、杜鹃)丰富景观效果。 水是园林的灵魂,“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 的格局已屡见不鲜,在水景的设计上,应考虑不同石材的创新与立意的独特,让水面时而平缓时而急促,甚至以瀑布、涌泉、叠水不同的吐水方式都可营造出不同气氛。 ![]() 竹在园林配置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竹为主,创造竹林景观。 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子,以群植、片植的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景,形成美丽的景观。 如用株形奇特、色泽互相搭配的竹子,造成‘种清净、幽雅的气氛,具有观赏憩息、的功能。 在广阔的庭院,创造幽篁夹道、绿竹成荫、万竿参天的竹林景观,即使盛夏酷暑,也让人感到清风徐来,肌肤生凉,神清气爽。 2.与建筑搭配,协调空间。 在亭、常、楼、阁、水榭附近,栽植数株翠绿修竹,不仅能起色彩和谐的作用,而且陪衬出建筑的秀丽在房屋和墙垣的角隅,配置紫竹、方竹等,形成层次丰富、造型活泼的清秀景色,同时也对建筑构图中的某些缺陷起到阻挡、隐蔽作用,使环境变得更为优雅。 亭榭之旁,以竹衬托,配石笋三两,紫竹数竿,生机趣然,富有情趣。 3.阻隔庭院空间,创造幽静环境。 利用竹子的不同形态分隔庭园空间,虚实相映,清幽宁静,与一般公园中用疏林草地构成的环境风格完全不同,别有情趣。 以竹子的群栽、孤栽来障景、框景、抑景等,使园景幽深清净,富有野趣,引人人胜。 4.竹与山石及其他植物配置。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文章参考: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