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清代彩瓷酒器中窥探中国温酒文化

 youxianlaozhe 2019-12-11

原标题:清五彩瓷酒器与温酒文化 

清代小说《续酒义》中有云:“手捧一杯酒,豪情结义友。案牍劳形罢,品之庭中走。”看来古人是讲雅义的。近日,见得南京方安宁先生所藏之物,似有一种与古人近距离结交的感觉。是两件五彩瓷温酒器残件,一为四方型,一为六方型,高度均为8厘米左右,可谓“成人一握”的大小,四面及六面上绘有花卉、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形象,底款、形制、画意与釉色都完整且非常漂亮,是较为典型的清代五彩瓷画。

图1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2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3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4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5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6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7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8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9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10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11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12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图13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五彩瓷温酒器残件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吃有热量的“温酒”,据藏友研究后说,温酒暖肠,不伤脾胃,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不知有无考据资料!那么,酒温到什么个“热度”为好呢?藏友告诉我两则小故事,似乎可窥一斑:一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假托皇帝诏书,召集天下英雄围攻董卓。兵临城下,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时,马弓手关羽主动请缨。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关羽却说:“酒且斟下,速去便来。”不一会儿,关羽就提了华雄的首级凯旋归来,举杯饮酒时,酒,竟然还是温热的。可以想到,刚斟上时一定是很烫的。二是,某日,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带着数十人进来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刘备吓得赶紧随二人入府见曹操。曹操见到刘备笑说:“看见枝头梅子青青,忽然想起‘望梅止渴’一计。今见此梅,又值煮酒正熟,不如喝一杯。”刘备就随曹操来到院中小亭,见温热的酒已置妥:盘中有青梅几许,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三大杯……语声渐高,汗如雨下。看来,这酒是煮得温度很高的了!否则怎会三杯下肚就喝淌汗呢!

酒业人士说,古代的酒大多是“米酒”,当时还没有产生后来的“蒸馏”工艺,因此酒中的杂质较多,将酒加热至一定温度,酒中甲醇等杂质就能挥发掉,因而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而今天白酒除了先进的酿造工艺外,主要成分乙醇的沸点比水低,加热后反而会造成挥发,喝起来就没有酒的滋味,所以现在人们喝酒前不再加热。这是专业解读,应该可靠。

古代有诗人说,温热的酒,喝起来更加绵甜可口,可以让人体会到“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的意境。关于温酒器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汉代,人们把这种温酒器称为“樽”。“樽”就是今人泛指的“酒杯”。直到唐代,李白仍在他的诗中吟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由于气候原因,三国时期南北方的饮酒习惯略有不同,南方人用一种极为雅致有趣的酒杯喝酒。据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三国曹魏时代,郑公悫及其幕僚们发明了一种“碧筒饮”。就是采摘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再将叶心捅破,使茎叶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酒香夹裹着莲香,实在是冷香沁脾,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天然美妙的饮品啊!唐宋的能工巧匠,用金、银、玉、瓷、琥珀等质材,模仿荷叶的形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酒杯,世称“荷叶杯”,令人遐想!

图14尊

图16角

图17觥

图18四方尊

四方尊

我曾在一个画册上见到过几种酒器,一种是“角”,是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韩诗说》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角由盛酒器发展为饮酒器。早期的角,细腰、平底、圆足有圆孔,宽把手。角的口部呈前后两只尖角形,前角略高,后角稍低,下有一个带附饰的筒形流,宜酌而不宜吸饮。其整体形状与爵相似,但无柱,也无便于吸饮的流。角用于盛酒、温酒和饮酒,同时它又是一种量器。其二叫“觥”,也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觥《诗经》屡见其名,如《七月》:“称彼兕觥。”觥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觥的纹饰多极精美,大多有生动的动物花纹,在当时应是最贵重的器物。龙纹觥是商后期盛酒器。原器通高19、长44厘米,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桃花庄,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南京收藏家叶伯瑜先生说,大酒器中,最牛的是“尊”。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其中目前发现的文物就是“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物。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高58、6厘米,重近34.5千克。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铸造水平。方尊四角的四只卷角山羊,以脚踏实地的有力形象承担着尊体的重量,使得这个上边长(52.4厘米)几乎与器高相等的器具显得挺拔、刚劲,丝毫没有头重脚轻之感。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

从清代五彩温酒器的收藏,回溯到古代的酒文化的相袭互见,虽然有些“成果”我们都曾散见于前人的口述或著作、资讯、文章,这里要感谢前面的研究者们。但它总是常思常新、不断纵深的课题。因为这是一种文明的承传,中华酒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们的收藏与研究,都无法说是全面、完善的,又都离不开历史与文化的背景,这正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但愿收藏家都成为行家,而不必在意器物的经济价值。

(图片来源于收藏快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