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4年开始玩1080P,目前手头上包括1080和2160的资源是337600G多点。2004年为了玩高清,花了700多买了当时第一个杀到700以内的三星552DVD刻录机,开始了我的REMUX分割光盘之旅,买的三菱樱花,五彩樱花,五彩威宝刻录盘超过6000张,仅分割的电影remux就有4300多张,几乎那时候所有的零花钱都用在了这个上面,后来,大容量硬盘考试普及,320G开始一步步到500G,当我拥有第20块超过500g的硬盘的时候,事实告诉我,高清还没普及,那是2008年。大家还在为1.7G左右的RMVB资源的清晰度津津乐道。奥运会是1080i转播的,但是也没有多少人看到高清的吧。印象中2010年开始,大家才对高清有了解吧,这是在央视成立了好几个高清频道以后才有的。其实这些电视节目都是1080i逐行扫描。2010年我在chd上下载了第一个4k视频,不是H265压缩的,是源码的蜘蛛侠3,792G记得2013年后才有从264上升级的265压缩协议,才使得4K的容量从3位数的大小减到60G左右。然后视频网站的升级带领大家进入所谓的1080P时代也是2015年以后了,那些所谓的4k都是假的。原盘的4k都是m2ts的,用mkvgui重编码,去掉了牛逼的dts-x或者truehdatmos,把码率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才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视频网站上的片子。虽然4k,8k电视机发展相当快,但是片源是个大问题,网络片源你就别指望了大多数都是假的,内站的真资源,硬盘也吃不消,试想一下,现在性价比比较高的8T硬盘,一个1200不到,可以存大概120个4k原盘,民用最大到12T有多少人会去买?普及一说,还早的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