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思维,在现代是很吃香的一种思维方式。 什么是流氓?在常人认知中:流氓是一种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职业”和“人群”。他们通常不尊重人,甚至从言语、动作上对别人进行侮辱的人群。 流氓思维起源于流氓,但不局限于流氓!很多人会好奇,流氓是什么思维? 什么是“流氓思维” 从性格特征上来说,流氓是独立于大众的一种性格。流氓思维,最根本的就是:利益至上,想得到的,耗费心思也要得到;不想要的,不计后果也要除掉。这代表了它注定不凡,因为从古至今,有着‘鹤立鸡群’和‘泯然大众’。这两个相反的词语,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贤明的皇帝都会在历史巨轮之下销声匿迹。而那些有着流氓一样特征的人却传世千古。 扶苏与胡亥之间的皇位争夺,与现代一句话不谋而合:“不管白猫、黑猫…”。秦始皇暴政之下,公子扶苏几度南巡,深感国失民心。根据相关记载,以扶苏的性格和行事风格,若继承皇位,很大的可能成为“秦孝公”那样的治国大家。但是,历史是怎么发展的?胡亥本不学无术、但是其野心极大,与赵高、李斯合谋改了诏书,胡亥即位。这件事中:胡亥本身就是个流氓;赵高是个阴险小人;而李斯是真正有着流氓思维的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会尽量避免,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会竭力去做(避害趋利),而且他们不会考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是一种流氓思维! 著名的流氓——汉高祖刘邦 刘邦这个人一直都是被民间人唾弃的,因为一段楚汉争霸,项羽的英雄气概、浴血沙场和刘邦的阴险奸诈、胆小怕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天下始终留给了帝王心术者。刘邦从沛县开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流氓,吃喝都是靠蹭、大多时候都赖在樊哙的酒肆。但是,刘邦自从当上了皇帝之后,就开始铲除对自己有威胁的人:韩信、彭越、卢绾、英布等。 文臣如萧何、张良等人,对刘邦没有威胁,反倒是刘邦依仗他们的智慧。而武将有着军事大权,就是一个在枕边的定时炸弹,如一朝起火,那对自己的生命都有着威胁。这就是刘邦“流氓思维”的体现,依仗着一批人的智慧除掉了另一批人。这是一种权衡,也是一种过河拆桥。“如果你强大到可以威胁到我了,那么你离死就不远了,无论从名声上还是实力上!”——韩信、白起、商鞅等人之死,足以证明一切。这也是一种“流氓思维”。 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枭雄,有着流氓行径与思想,但都是独霸一方,刘邦只是其一。曹操,被马超杀的丢盔弃甲刮胡子逃跑,还恬不知耻的大笑。华容道败走后三次大笑“周瑜无谋,诸葛匹夫。”!在讨伐张绣之后,唤来张绣的小舅妈侍寝。这些无不诠释着,曹操是个枭雄,也是个大流氓。“好女色、自大、不要脸”,这是曹操的真实写照,所以后世才成曹操为厚黑学第一人。 其实“流氓思维”的发明者就是“楚平王”,一个让春秋礼制崩坏的人。我们都知道春秋打仗的时候,是需要先下战书、鸣金示警,让对方摆好阵势,然后再进行交锋。但是楚平王,打破了这个规则! 为什么说流氓思维很吃香? 首先,厚黑学本来就是一种在人际交往、心计方面的学问。对于流氓思维,现代很多人都会学,比如:商人依旧会对弱者进行盘剥,如果破产了会选择明哲保身,少有会为员工考虑。有一句反话说的很好“穷则达济天下,富则独善其身。”!在感情方面,也是“自古真情留不住,往往套路得人心”细细思量,我们可以避免让自己成为流氓,却可以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