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特辑|当社会又老又穷,景观如何拯救

 香草花园图书馆 2019-12-11

清华教授:未来影响中国人的最大变数是“超老龄社会的来临”。

而面对老龄化社会趋势的递增,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像养老景观发展

作为设计师的你

怎么能错过这个巨大的变革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老龄化社会……

什么是老龄化社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即可被称为老龄化的社会;

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4%即可称为老龄社会;

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20%,则可以被称为过度老龄社会。

老龄化社会的逼近,甚至于超老龄化社会的越来越近,让人们开始重视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能力以及特性。

当不同类型的景观转而向养老景观发展

不再是康复花园单喊为老年人的疗养花园

不再是地产公司默默地转成了养老地产

而是整个园林行业一起看向养老景观

那么

养老景观究竟要怎么做

在做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用户的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化,使老年人很难建立对新环境的认识,因而更希望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

视力退化,生理适应性变低,所以他们对光线要求和气候变化变得更加敏感;

听力减退,让他们更喜欢空间尺度小的活动空间,以及离住宅更近的公共绿地景观。

老年人的很多身体机能开始衰退,所以他们更希望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对气候变化、光线变化、指示物的敏感性增加。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空间识别性要求高

老年人认知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影响了老年人对空间的识别和判断,所以他们对空间的识别性有着特殊的需求,熟悉且有明显特征易于识别的空间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进行户外活动。 

2.环境舒适度要求高

老年人保护自身的能力不足,铺装不平整的路面、过冷过热的温度、车行噪音、眩光等问题都会让他们产生不舒服的反应,安宁静谧无障碍的环境是他们度过晚年生活的基础。 

3.需要更高的社会认同

人的社会角色和生活到晚年会发生很多变化,很多独居老人能够交流的人和娱乐活动场所很少,他们外出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机会也不多,这些都会引发老年人强烈的心理反应。

老年人具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生理上表现为:感觉机能衰退、活动能力减弱、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体弱多病等;心理上易产生负面情绪,包括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抑郁感等,同时表现出对安全感、归属感、邻里感、家庭感、私密感和舒适感的需求。

养老景观建议

清华博士刘博新先生在《不同园林景观类型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研究中》得出了这样的意见和建议:

(1)老年人使用的园林绿地应具有茂密、种类丰富的植物群落、尤其是高大乔木,使整体或其中的一部分充分集中绿色自然的特性。同时为鼓励老年人增加户外环境的使用率,应加强园林可达性设计,从而促进健康。

(2)应加强园林的远离感营造,使老人的精神疲劳恢复、积极情绪促进。具体设计方面,园林应与日常生活环境形成强烈反差,适度减少要素,使景色纯净,并且设计有吸引力的水景。

(3)在老年女性活动较多的园林环境,可以考虑加强园林的多重感官刺激营造,激发情感,使身体压力缓解作用加强。具体可创造宁静的氛围、细腻而丰富的景致、令人亲切的水景、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植物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