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电信张成良:开放和分解的光网络

 吴工图书馆 2019-12-11

11月20日,在2019全球光纤光缆大会和ODC'2019论坛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敖立出席大会并发表以“千兆光接入技术发展与光通信产业分析”为主题的演讲报告,他指出,千兆时代的来临推动了光通信发展,并深度分析了光通信技术整体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光通信产业发展分析等。

敖立指出,当前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发展到第五个阶段,以10G PON接入技术为支撑,带来千兆宽带接入能力。近几年,国家也多次发布相关政策将千兆宽带作为近年来的发展重点,各地纷纷加快5G基站建设和网络覆盖。目前,5G已经在全球启动规模商用,移动宽带增强(eMBB)也具备了为用户提供千兆接入的能力。中国固定宽带已全面进入“光网时代”,截至2019Q3,光纤端口在所有宽带接入端口中占比超过90%;光纤宽带用户在宽带用户中占比超过91%,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为宽带能力持续提升和推动千兆网络发展奠定了网络基础。截至2019Q3,中国固定宽带用户数累计超过4.7亿户(含基础电信企业和其他宽带接入服务商,含企业及专线用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已近90%,已大幅超过“十三五”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2020年末目标。在固定宽带方面,平均接入速率超130M,平均可用下载速率年度同比增长66.4%。目前,我国超过300个城市已部署千兆网络,用户达91.3万,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固定宽带用户分别达到1.80亿、1.85亿、8506.5万户。

5G时代下,随着双千兆宽带接入的发展和新业务需求的出现,光通信技术也在加速演进,城域多样融合传送、骨干超高速超大容量、基于SDN架构的智能化管控等新型技术将加速发展。敖立表示,云时代宽带接入、城域多样传送、5G、DCI、专线、光模块以及骨干网超大容量传输等将是光通信行业把握未来市场的总体大趋势和大方向。

据悉,目前我国城域核心以及干线需求不断上升推动高速光通信持续演进,速率从2000年初的2.5Gb/s已上升至目前的400Gb/s,频谱效率30年内提升了160倍,ROADM步入商用。另外,面向600G/800G传输速率,我国已开始开展芯片研制,单载波1T处在试验中。

展望未来,在接入网方面,10GPON已经规模商用,50G TDM-PON将成为下一步发展方向,相关标准正在开发之中。

光通信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核心光器件与国外差距明显

在报告中,敖立还带来了对光器件市场的看法和建议。敖立指出,全球光器件市场规模近两年小幅波动,目前市场份额分散,未形成寡头垄断局面,而美日厂商占据整体规模优势。在光器件中,光模块总体市场占比超过60%,其中以电信和数据中心市场为两大支柱。

近年来,由于巨大的成本压力和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光器件领域持续整合,通过并购提升集中度和竞争能力和规模优势,光通信产业链关系逐步调整,关键环节纵向延伸趋势明显。

敖立指出,我国光通信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品种类不断扩大,竞争力持续提升,然而产业链发展并不均衡、产业基础仍然薄弱,位于上游的光电子芯片领域与领先国家存在差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国内厂商整体加快布局,加快研发高速光电芯片等产品。

由于国外领先企业占据先发优势、把控产业链高端,抢占国内厂商市场空间,而我国基础配套能力薄弱,严重依赖国外工具和仪表装备,企业负担重,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研发投入低造成我国国内高端光器件后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敖立建议从技术、政策、产业环境等多渠道协同发展,围绕核心优势,优化产业环境,突破关键技术,补齐短板差距,强化产业基础提升与底层技术创新,共促光通信产业向高端器件和自主可控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