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事新闻课进校园 立德树人增动力

 木屋铃声 2019-12-11

带着渴望,怀着激动,也带着对时事新闻课工作中的困惑,我与柳河县德育办、朝鲜族学校和实验小学的四位老师于2019年11月26日来到长春,参加了由吉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办公室举办的全省“时事新闻课”工作培训会。回顾四天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它让我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强化了学习与研究意识,同时也让我对下一步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此我非常感谢县教育局和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非常感谢省德育办老师们的辛勤工作与无微不至的关心。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明确“时事新闻课”的重要意义,提升“时事新闻课”工作质量;通过经验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时事新闻课”的真正内涵和核心影响力。    

二、培训内容

1.解读时事新闻课

2.省德育办总结部署工作

3.学习大学问

4.当代教育中的新媒体素养

5.国学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与路径

6.各地学校代表交流

7.家庭教育在中国小学德育中的作用   

三、培训感悟

这些讲座和经验介绍开拓了我的视野,打开了我的思路,同时也为我的困惑找到了答案。下面就参加这次培训学习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认识“时事新闻课”育人功效  

2016年3月起,吉林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正式启动“时事新闻课”教育试点工作,“时事新闻课”每周一期,每课时长15分钟至30分钟,设有新闻零距离、聚焦、微视角版块,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版本。“时事新闻课”还注重采取贴近生活的方式,增强教育效果。小学版侧重知识的普及性和趣味性,初中版侧重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和了解,高中版侧重对时事新闻的深入剖析和解读,深入浅出、层层引导、循序渐进,大大提升了时事教育的实效性。

作为网络德育的新载体,“时事新闻课”在课程设计上把每年全省德育工作要点编制成全年拍摄计划,每期文案都体现不同德育主题,新改版的时事新闻课赋予了新时代思想内涵。用易学易懂、生动新颖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以生活化、知识化、规范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广大中小学生。

事新闻课作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功实践,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下一步,吉林省德育办将完善课程主题、丰富活动形式,继续扩大“时事新闻课”播放范围,逐步扩大播放覆盖面,推进网络德育工作向实向深发展,让德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

(二)同行交流,教学相长    

本次培训,来自吉林省七个地区的优秀学校代表做了经验介绍。通化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邵老师的经验介绍《积极完善工作主要环节 稳步提升时事新闻课收看质量》介绍了通化市收看时事新闻课的历程、做法以及经验。2016年在全省试点播放以来,通化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时事新闻课”教育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校安排专人负责,并多次组织负责人员到长春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建立网络平台,以便及时调度,展示各校工作亮点。伊通满族自治区第二中学刘主任介绍到他们学校每个星期五晨会,学校利用“触控一体机”组织全校学生准时观看“时事新闻课”视频,同学们一边认真观看,一边把最喜欢的新闻资讯记录下来,观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对热点新闻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感受,还将搜集的新闻资讯在同学间进行交流。汪清县第四中学张校长介绍到学校领导深入班级检查观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促进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提高。活动会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互动交流为我们以后开展时事新闻课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

(三)专家引领,思想振荡    

省实验中学付广娟老师的《家庭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作用》令全场的每一位老师深受震撼,付老师的儿子是清华大学学生,她以自己的家教经验来展开话题,从家庭教育的现状、实质、方法几方面进行讲述,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也深刻体会到一个家庭可能毁了一个孩子,而一个教师可能毁了几十甚至几百个孩子乃至家庭,我们必须明确方法,带领孩子一起做幸福路上的追梦人。吉林大学由兴波教授的《国学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与路径》让我们懂得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传统道德的载体。在小学德育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要弄清楚什么是国学经典,要将国学经典与小学德育有效融合,充分体现国学经典在为人处世、安身立命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吉林大学霍顺老师的《当代教育中的新媒体素养》使我们认识了新媒体及媒体发展的趋势,并结合香港问题说明如何引导学僧处理媒体信息。各位名家的讲解,没有难懂生涩的理论,没有华丽繁复的表述,他们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容易让我们接受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最直接的信息,让我们明确了肩上重任以及努力方向。  

 (四)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自己是一名从教近二十年的教师,岁月似乎消磨了我工作的激情和力量,平时总有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这次学习,各位专家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震撼。让我感到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中的差距,“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看似他们呈现给我们的都是精彩,其背后必有汗水的挥洒。借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经历了就会感动,行动了才会有收获。”。所以为适应现状需要我去学习,为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需要我去学习。 

总结和思考这四天的学习培训,真正感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收获颇丰,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坚定了以时事新闻课为切入点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信念,我要求真务实,从认真组织收看每一期时事新闻课做起,让我校德育工作踏实提升,让学生真正受益,不求人人成材,但求人人进步。

2019年12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