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知识故事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故事131

 钟家台 2019-12-11

20“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故事

人们常用“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这句话形容本来想占小便宜,结果便宜没占着,反而自己吃了亏的行为。原来这句俗语的来历还跟现在有名的一道菜——“醉鸡”有关呢。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小混混,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有一天,他们看见了镇上姓王的一户富人家里的一只养了多年的大公鸡,哥俩心想:要是晚上把它偷出来,拿火烤着吃,味道该多美呀!

于是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去偷那只鸡,但是那只公鸡非常机灵,只要看见这两个不怀好意的家伙,老远就咯咯直叫,还做出要进攻的样子。一连几天,这哥俩都没能得手。

这天,二人正在镇上郁闷地逛来逛去,忽然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绊了一个跟头,爬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醉倒在酒楼门口的醉汉。这两个家伙眉头一展,计上心来,也不找醉汉的麻烦了,快步跑回老窝。二人找出一个碗,在碗里放了一些米,然后往碗里倒了二两老酒。他们想用泡过酒的米来喂那只鸡,这样鸡就会大醉不醒,他们就可以把鸡偷到手了。

果然,那天晚上公鸡吃了泡过酒的米,失去了警惕性,被这两个家伙抓到了。这二人迫不及待地拿着鸡跑到郊外的树林里,用匕首把鸡脖子一砍,放了血拔了毛,内脏都没清理,就急不可待地烤了起来。看着慢慢烤熟的鸡,闻着越来越浓的香味,哥俩心里乐滋滋的。可是,哥俩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转过头一看,好多人正朝这边走来,其中就包括鸡的主人,那位姓王的富人。原来是这烤鸡的香味,把大家给吸引过来了。

这两个家伙一看见鸡的主人来了,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吓得撒腿就跑。那镇上酒楼的厨师当时灵感突发,花大价钱买下了那只烤熟的鸡,回家精心研究了半年后,终于研制出了“醉鸡”这道菜。于是,他怀揣醉鸡的菜谱离开了小镇,踏上了去远方大城市的路。从此以后,各酒楼的菜单上就多了醉鸡这道菜,那厨师也成了当时天下皆知的名厨。

据说,后来微服私访的一个王爷把他带进宫里,成了皇上最喜欢的御厨。至于那两个无意中发明醉鸡的家伙,则背上了一个偷鸡的罪名,不知跑到哪去了,反正再也没有出现过。从此,民间就多了一个“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俗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