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名文化 | 卞仁海:《深港地名文化研究》后 记

 风吟楼 2019-12-11

#

深港地名文化研究

中国人有两个挥之不去的情结

一个是血缘

另一个就是地缘

#

深港地名文化研究

农耕民族安土重迁,自然对生长于斯、给养衣食的土地心存感恩;若因游学、经商、为宦而背井离乡,则要通过各种方式寄托乡愁、表达乡思:或遥寄明月,或鸿雁传书,或把酒乡聚、或赋诗作文。

因为那里有白发亲娘,有里短家长,有舌尖家乡,更有牧笛悠扬!而地名,则因其所蕴含丰富的地理、语言、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使得我们的乡愁可以寄托。

身处移民城市深圳,其间所弥漫的乡愁文化不仅让我感同身受,每每在办公楼看到夕阳西下时就想到日暮乡关,甚至泪目。所谓“此心安处即吾乡”,实则是乡愁无解的聊以慰藉。

#

 深港地名文化研究

我关注地名文化,自讲授《应用语言学》开始,该课程是将地名学作为文化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来讲解的。作为一名语言学专业的学者,自然也会对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的地名格外关注,因为地名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语言文字学。

本书初稿是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之结项成果;结题后又有较大的补充修改,其间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邱莹莹、颜慧茵、李芷莹、劳秀汶、温慧芳、徐彬霞等同学为本书收集了若干资料。

本书于香港饶玖才先生的《香港地名探索》《香港的地名与地方历史》多有参考。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社科院将本书遴选入“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马明先生为本书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谨此向上述师友和单位致以诚挚的谢意!

#

  深港地名文化研究

不废江河万古流。

卞仁海

2019年5月17日

文字来源丨卞仁海
图片来源丨网   络(侵删)
本期编辑丨丘雨
审读人员丨吴碧珊
责任编辑丨老   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