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 吉 问 牛 bǐng jí wèn niú 丙 吉 問 牛 【解释】: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西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他经常外出考察民情,一次外出,他见一群人在斗殴,他没有去制止,而看到一头牛在吃力地拉车。他却停下叫人去询问,下属说他只重畜不重人,他解释说牛影响农事,直接影响到了国计民生。 【示例】:作为官员要像~那样关心百姓疾苦。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员。 【出处】:《汉书·丙吉传》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 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 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翻译: (暮春的一天,)丙吉外出,遇到行人斗殴,路边躺着死伤的人。然而,丙吉却不闻不问,驱车而过;掾史感到很奇怪,暗自纳闷儿。过一会儿,当看到老农赶的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时,丙吉却马上让车夫停车询问缘由。下属不解,问丙吉何以如此重畜轻人。丙吉回答说:“行人斗殴,有京兆尹等地方官处理即可,我只要适时考察其政绩,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这样就可以了。丞相是国家的高级官员,所关心的应当是国家大事。而问牛的事则不同,如今是春天,天气还不应该太热,如果那头牛是因为天太热而喘息,那么现在的气节就不太正常了,农事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过问了牛的事儿。” (汉朝还属于农业社会,农事如果不好,势必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丙吉问牛而不问人,说明他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
|
来自: fuhaizhenren > 《成语 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