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习题资料

 昵称7B78c 2019-12-11

作为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依据指定教材,归纳复习笔记。本书每章的考点归纳均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一科的知识精华。

2.遴选最新真题,详析解答思路。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近几年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的典型真题(部分最新真题为现场考生回忆版)。所选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解析详尽,并注意对相关知识点的扩充。

3.精编典型例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导游资格考试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1.1 复习笔记

一、汉字与旅游的关系

1汉字概述

(1)汉字的历史

文字一般源于图画。

a.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经历了用实物、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和交流,最后发展为用图画记录客观世界并传递信息。

b.图画式的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语音、意思、形状都比较固定的象形文字。

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

a.甲骨文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说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甲骨文是遵循一定规则而形成的汉字体系。

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不仅具有人类文字早期“象形、指事、会意”的方法,还出现了“形声”字,并有了“转注、假借”这些古人总结的用字方法。

c.最初的文字没有形成造字规律,只是不成系统的零散字例。

汉字的萌芽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

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生活器具,是伴随生产工具的发展与社会交际对语言的需求而产生的。

(2)汉字的种类

从形体演变上划分

a.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第一,出土地区

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

第二,名称

出土地区为殷王朝都城的遗址,称殷墟,故甲骨文又叫殷墟文字;甲骨文是刻写的文字,又称契文;因文字内容多为占卜记录,故而又叫贞卜、卜辞。

第三,文字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四,特点

是有固定字形、语音和意义的系统性文字;一般用刀刻写,因而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形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状。

第五,与旅游的关系

在旅游景点常作为一种旅游景物或文化背景出现。

b.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第一,名称

“金文”又称“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铸的字突出被视为“阳字”称“识”,刻出来的字凹下去被视为“阴字”叫“款”,金文又被称作“彝器款识”。

第二,盛行时间

商、周、秦、汉都有金文,盛行于西周。

第三,特点

字形显得工整一些,笔画趋于圆润,已带有书法的美感。

c.篆文——官府使用的文字,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代。

第一,大篆

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体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春秋战国时通行六国的文字)和小篆。

狭义大篆的代表字体有籀文和石鼓文,籀文字体方正微长,行款整齐,笔画匀称,偏旁结构有定;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字体古朴凝重,笔画遒劲有度,近小篆而无其拘谨笔法,笔画圆润奔放、刚柔相济。

第二,小篆

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强令使用的文字,是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代表字体有琅玡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字体大多长圆方正,字形整齐,大小匀称。

d.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

隶书是汉字形体和结构上一次重大的突破,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它彻底排除了汉字中的象形符号,把汉字变成由点、横、撇、捺组成的单纯书写符号。

e.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

楷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并沿用至今,是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笔画没有波磔,点画结构的照应、合体字中不同部件的位置和比例都有极严格的要求,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f.行书——介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

产生于东汉末年,既有楷书的形体、点画,又有草书的简易、流畅,笔画连绵,字字独立,是楷书疾书的一种形式,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珣的《伯远帖》。

g.草书——广义上是指快而不工整的字体,狭义上是指某一具体字体的草写形式。

第一,章草

带有隶书笔意,盛行于东汉章帝时期,笔画虽有连笔,但字体独立、大小均匀,字体之间绝无连笔。代表作品有《皇象本·急就篇》。

第二,今草

带有楷书、行书笔意,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种字体可以字字相连、大小相间、粗细不一、正斜相依。

第三,狂草

比今草更狂放、更洒脱的草体,盛传为唐代书法家张旭创造,追求通篇气势,不讲笔画、字形,只求整体畅达雄放,笔画连绵不拘,大起大落。代表性作品有张旭的《残千字文》、怀素的《自叙帖》。

从造字方法上划分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将汉字划分为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a.象形——用简练的线条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方法。

象形文字很像图画,用弯曲的线条描绘出物体的形状,与图画的区别是:图画没有固定的读音和语义;而象形文字却有读音和语义。

b.指事——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方法,又叫“象事”“处事”。

指事字表示的是抽象的概念,用约定俗成的符号来表达意思。

c.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d.形声——用表意的形符和表音的声符拼合新字的方法。

e.转注和假借——解字、用字之法。

从笔画多少划分

汉字从笔画的数量上可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

(3)汉字特点产生的修辞技巧

字形状产生的形容词语

a.汉字的象形表意功能使它在语言表达中产生了大量的形容词汇,这些词汇在日常交际、描绘旅游客体中有非常形象的功能和严谨的文化意义。

b.利用字形产生的形容词在交谈和导游讲解中可以起到通俗易懂的沟通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