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降,反抗,还是出家?明清之际士大夫的抉择

 洞天禅悟 2019-12-12

他们面临的选择背后,是传统的儒家伦理,与萌芽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

弘光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十五日,南京城大雨滂沱。

这天清晨,钱谦益等人带领南京城内的文武官员跪在城门边,向清军投降。受降仪式很快结束,但随着南明弘光政权的灭亡,钱谦益的名字也被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

不久之后钱谦益退休,从北京回到家乡。有一天,他对家乡的生员谈起自己的衣服样式,说:“老夫之领,学前朝,取其宽;袖依时样,取其便。”

500

当时便有人嘲讽说:“可谓'两朝领袖’矣。”

明清异代之际,随着八旗铁骑入关,士大夫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但无论如何,钱谦益这般“厚颜无耻”地投降,注定会背上千古骂名。

01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殉国,明朝灭亡。

不久,清军入关。入关后的满清,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国,不数年便在神州大地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由明入清,看着只是换了皇帝,但性质却完全不同:明朝皇帝姓朱,是汉人;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是满人。深谙“夷夏之防”的士大夫,怎能接受异族统治呢?

多数士大夫都是这么想的,但也有例外。

洪承畴、吴三桂、郑芝龙等人,都是情愿接受异族统治的“识时务者”。他们虽然投降了满清,但在当时却没有受到最猛烈的批评。放眼天下,在清朝初年受到最猛烈批评的人,还是钱谦益。

500

影视作品中的吴三桂

原因很简单,身为东林党领袖的钱谦益,一举一动都是天下文人的表率。他在南京城外跪下的那一刻,原本以他马首是瞻的读书人,便开始和他划清界限了。

如果说清朝初年,统治者因为现实的需要还护着钱谦益的话,那到了乾隆时代,就连身为满人的乾隆皇帝也看不下去了,严厉斥责钱谦益的“贰臣”行为,并下令销毁钱谦益的著作,以惩戒那些不忠不义的士大夫。

可以说,在明清之际投降清朝的这群士大夫,虽然暂时保住了官位(甚至还升官了),但悠悠众口却始终像刀山一样,让他们心中不安。

500

钱谦益画像

对于钱谦益,陈寅恪先生曾评论说:

牧斋在明朝不得跻相位,降清复不得为“阁老”,虽称“两朝领袖”,终取笑于人,可哀也。

02

钱谦益之流,没有什么骨气,最后连乾隆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同样是乾隆皇帝,却对另外一位崇敬有加。这位老先生,和钱谦益的选择完全相反,不仅没有投降满清,还带头跟清政府作对。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坚持抗清二十余年的张苍水被捕,不久被杀害于杭州。100多年后,乾隆皇帝想起这位反清义士,特地下令褒扬张苍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

张苍水是带头反抗满清的人,生前一直是满清统治者的眼中钉。但最后,却被满清统治者视为忠义之士。

500

张苍水墓

同样誓死不降的,还有夏允彝、夏完淳父子。

清军南下之后,夏允彝与陈子龙等人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之后投水殉国。夏允彝的殉国,极富仪式感,当他纵身跳入河中之时,发现河水只到腰部。于是,夏允彝将头埋入水中,硬生生憋气而死。如此自戕,怎一个“壮烈”了得!

夏允彝死后,其子夏完淳继续坚持抗清。不久,十六岁的夏完淳兵败被俘,当时清廷很重视这位少年英豪,派了洪承畴去劝降。面对高官厚禄,夏完淳惟愿一死以殉,临刑前还讥讽了洪承畴的“贰臣”行径。

投降满清的洪承畴,受到顺治皇帝的青睐,死后被授以“文襄”的美谥。但是到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乾隆皇帝却下诏,让史官专门编撰《贰臣传》,其中名列第一的就是洪承畴。

500

洪承畴剧照

另一方面,乾隆晚年对于殉国的、甚至是带头反清的明朝士大夫,都异常宽容,不仅为夏允彝、夏完淳等人修缮坟墓,还下令刊刻他们的著作,以褒扬这些忠义之士。

其实,乾隆帝的做法无非是想告诉文人士大夫:做臣子的,忠诚永远是第一。清朝初年迫于形势,对投降之人采取优待,可一旦满清在中原大地站稳了脚跟,就和历朝历代一样,开始强调忠诚的重要性了。

03

说到忠诚,经历了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绝大多数都有他们自己表现忠诚的方式。

夏允彝、夏完淳、张苍水这些人,本身有很强的组织才能,可以举兵抗清,而更多的士大夫,可能不具备这样的才能,却依然有自己的坚守。

500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像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年届古稀的张岱为自己撰写了《自为墓志铭》,总结大起大落的一生,从明朝的既得利益者、声色犬马的公子哥,到穷困潦倒、一名不文的遗老,真是恍如隔世。在他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墓碑上,友人为他题写了如下几个字:

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

入清二十多年了,张岱的民族情结依然很浓,他绝不愿意自己身后被当作清朝人。友人清楚他的心思,在墓碑上专门题上“有明”两字,表明其明朝遗老的身份。

其实,这是当时由明入清的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心态:即使不能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也会在内心深处把自己当作明朝人,而不是清朝人。

500

张岱画像

如果说张岱在入清之后,最终选择“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还算比较温和的话,那八大山人的选择就是一个极端。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南下。为了保全自己,而又不失气节,身为明朝宗室的朱耷选择了遁迹空门。此时,朱耷只有十九岁,随后的六十余年,他都以出家人的身份,醉心创作,以书画创作麻醉自己的故国之思。

书画创作,虽然不能挽回故去的明朝,却让朱耷留下了足以享誉世界的一个名号——八大山人。

在明清易代之际,张岱、八大山人这样以消极形式抵抗的士大夫,比比皆是。其中,最特别的要数朱舜水了。

500

八大山人

明亡之后,朱舜水见复国无望,便东渡扶桑,定居日本,以此来表现自己不作贰臣的气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