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代皇帝叫好他的书法,天下学子以其为准,但这两位文臣嗤之以鼻

 百尺杆头进 2019-12-12
清朝的康乾两位皇帝很推崇董其昌的书法,甚至亲手临摹,列于座右,晨夕观赏。但关于董其昌的书法故事,学者吴克敬在紫禁城杂志发表的《高誉难掩恶徒名——董其昌书法故事》一文中,为我们这样解读了不同的一面。
有一帧董其昌的书帖藏在清宫的内府,康熙皇帝见了,立即提笔濡墨,在留白处题了一大段跋语,刻意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东坡、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资功力俱优,良不易也。”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是要为董其昌大呼大喊了:幸哉! 幸哉!他虽身已变为朽骨,却仍以其书法获得后世皇帝的青睐,可真是他的大幸啊!
康熙皇帝这一鼓吹,致使董其昌的书法天下风靡,图谋仕进者几乎无人不学董书,此一风潮相延百年有余,便是康熙的儿子和孙子当了皇帝,天下学子都还以习董书为求仕途的捷径。
不能说康熙帝对于董其昌的书法评论言过其实,但小伤还是有点的。尽管董其昌在苦习书法时,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风格,兼有笔画遒劲秀逸,书风飘荡空灵,墨韵淡雅出神,却也绝对到不了康熙说的那么完美。
这不只是我的看法,堪称先贤的包世臣、康有为就也看董其昌书法不惯,所用言词甚至非常激烈。譬如包世臣,大说董书“行笔不免空怯。”譬如康有为,在专著《广艺舟双辑》中极言董书“香光(董其昌号)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一针见血!包世臣、康有为的评论,我想大概只有这一个词儿好用。
“不免空怯”、“不敢下山。”董其昌如果地下有知,在他获得大热闹的背景下,听到如此冷峻的话,不知他会作何想。他会跳起脚骂人吗?这我可是要劝他了,且慢跳脚,且慢骂人。原因是,他在刻苦练习书法时,虽然也苦学了晋时的二王,苦练了唐时的颜柳,苦习了宋时的苏米,其实也只学了一点形似,至于人家的气质精髓,他是没有学习到多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