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96字家训,不可小觑,能让孩子一生受用不尽

 百花A彩虹 2019-12-12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这篇短短的96字戒训,正是王阳明写给长子正宪的家书,即为王阳明著名的家训。虽言简意赅,但是却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女如何做人、学习、持家、立业、养生等一系列问题。

王阳明:96字家训,不可小觑,能让孩子一生受用不尽

王阳明家训

说到孩子的教育,我们很容易想起学校的老师。但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所以若将这96字家训逐字逐句解读分析透彻,可以说是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范本。

王阳明的家训和家书,大部分写于军旅途中。战场即生死场,险象环生,王阳明却抽出时间和精力,以平静恳切的语气,事无巨细地叮嘱家人为人处世、读书交友的要诀,以及如何避免陋习。王阳明写家训的念头就是教育家人致良知,致良知就能常快乐,常快乐又能心安,便是为人处世、持家立业的真正奥秘。其实注入了阳明心学的精神内核。

一、勤读书,要孝悌

王阳明家训的第一条就是:勤读书。勤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过去是,今天也是。王阳明读书一生勤奋,在小时候,每天都要读书到半夜。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用功的时候,甚至忘记吃饭睡觉,有所悟则快乐得忘掉了一切忧愁。因为他们都深知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进步和成长,现代社会哪里都需要知识作为辅助,所以更应用知识填充自己。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不仅要勤读书,还要读好书。书不能读死,要教给孩子吸取其中的精神。当一个人只要养成了终生读书的习惯,也就相当于把人类历史上的智慧化为己用。会读书的孩子,有知识,有眼界,有格局,只要他守好内心的善良,家长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王阳明:96字家训,不可小觑,能让孩子一生受用不尽

百善孝为先

中国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天性良知。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孝顺父母,这也是王阳明家训的头等大事。

二、毋说谎,毋贪利

《大学》中“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一个自欺欺人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到慎独、无法正心诚意修身的。王阳明就在家训中主张“毋说谎”。因为说谎意味着欺骗良知,非致良知。良知说“是”,你偏说“非”,良知说“非”,你偏说“是”。长此以往,形成惯性,就成了口是心非的人,成了个虚伪的人。不但别人鄙视你,纵是你本人,因常和良知作对,也会受到良知的谴责。

王阳明:96字家训,不可小觑,能让孩子一生受用不尽

慎独

这样,有何修身养性可谈?所以阳明心学认为,良知无善无恶,但良知所发出的“意”却有善恶,这个“意”就是念头,我们要在事情上依良知指正我们的念头,这就是诚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王阳明告诫家人毋贪利,并不是说任何追求利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而是主张在追求利的过程中,让良知流行其中,所以“毋贪利”其实是让人省察克治,最终把贪利的念头清除出心。因为贪图小利,则容易昏了头脑,被人所利用,会因此贪小利而失大利。

三、知行合一、懂得实践

“知”就是对事物在大脑认知层面的认识、了解和掌握;“行”则是对事物在身体力行层面的执行、行动和作为。对于一个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人而言,知行本来就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准备和先导;“行”是“知”的延伸和结果。

王阳明一生成就颇多,诗词绘画、书法兵法、教育军事,几乎无一不精。这得益于他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所以“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敢于行动的人,更容易在实践中体会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任何一项技能或者道理,在书上看完之后也巧妙的运用到实践中来,一是可以对其检验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另外一点就是可以加深自己的影响,巩固学到的知识。

王阳明:96字家训,不可小觑,能让孩子一生受用不尽

知行合一,致良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事情,都要落在实际行动上才能作数。从小要教给孩子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习惯。小孩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妨先让孩子想想前因后果,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然后让他自己动手落实下去,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王阳明家训的重中之重是良知教育,从孩子们小时候起就不断培养他们发现心中良知,遵循心中良知,从而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家训短短的96个字,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信仰和家法。放在现实社会,更是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法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