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本枢 蛊(䷑)卦上九爻辞: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析爻辞: 上九爻是蛊卦的最后一爻,终于上爻是卦的特点。上九爻是宗庙之爻,是天子的列祖列宗的庙宇,所以,上九爻有充分的理由不侍奉天子和王侯。蛊卦到了上九爻说明蛊乱即将结束了,这个时候,我们做事可以不再拘泥于卦辞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通俗地说,就是可以随意一些啦!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大意是,上九爻不用去侍奉天子、王侯,因为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先请读者朋友随我进入爻辞的甲骨文画面: “不”甲骨文是凋谢的花萼或者枯死的树根。“事”古字通“史”“吏”,三个字本为一个字,后来才分家的。“史”的甲骨文简单但是含义复杂。有“丫”,有近似于“口”的字形,有代表手的“又”,这样的三个部件组合在一起表达了什么含义呢?“丫”是甲骨文的“干”,“又”是甲骨文的“手”,似“口”不是“口”的字具有不确定性意符,就看跟从的是哪一个字。《甲骨文字典》对“史”的解读是手持捕猎工具,其在甲骨卜辞中又有“事业”“任职者”“使、令”以及“贞人”等多种含义。据此,我认为,“史”字重点在于强调“干”的动作在手而非身体其他部位。手是身体最为灵活的部位,在以手工为主的古代社会里,强调手的作用如同我们现在强调脑力劳动重于体力劳动是同等的重要。可能,在古代社会,手能够干成的事情就是大事了。这才是“史”通“事”的原因。“事”通“吏”则是因为这样的人能够成为领导者。 “王”甲骨文是大大的人站在地上的形象。“侯”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差不多,外面是“丆”,即山崖之义,里面是“矢”,即箭头,《说文》解释为在山崖悬挂兽皮之类的物体作为箭靶,练习射箭。“侯”在甲骨卜辞中就是“方伯”即诸侯国的首领。“侯”后演化成军队、侯王,是因为“侯”字本义是在王室之间进行。 “高”古字通“亳”“京”,通俗地讲,就是一座城池的形状,相当于现代词“城市”。其甲骨文字形和“京”“亳”一样,一座建筑物的形状。“尚”本义是开窗通风,在词义发展过程中,“尚”通“上”,表示最高的程度。“其”甲骨文是簸箕,殷商时期就作为代词使用。 用实践: 蛊卦上九爻在实践中如何运用? 无论是职业、财产、安居还是婚姻家庭健康,上九爻表达了一种状态,一种安然、恬淡的状态。 企业管理中如何运用蛊卦上九爻? 蛊卦六爻唯有上九爻不是理想的管理爻。管理者到了上九爻属于职业生涯的结束期,等待结束而已。管理工作处于上九爻属于蛊乱即将结束,可以安然使用现阶段管理方法的时期,属于比较休闲、享受阶段。 观爻象: 小象辞说“不事王侯,志可则也。”大意是,蛊卦上九爻有充分的理由不侍奉王侯。 就“应”来讲,上九爻和九三爻是“敌应”,不能够得到九三爻的支持。 就“比”来讲,上九爻和六五爻是“正比”,能够得到六五爻的支持。 就“变爻”来讲,上九爻变成上六爻,蛊卦就变成了升卦。 蛊卦上九爻题诗: 上李邕 李白 (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解:李邕是李白时期的太守,曾经斥责了李白。李白写诗一首讥讽李邕,彰显李白“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性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