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未都:这东西在百年前能换北京2座房,如今却连捡破烂的都不要

 人在囧途9 2019-12-12

玻璃作为每家每户都有的东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起眼,但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东西,马未都先生表示:它在100年前的价值可以换走北京两套房子。但现在,倘若在大街上有一块不够起眼的玻璃,连捡破烂的都不愿拾起来。

马未都先生是我国国内著名的收藏家,据了解马先生的藏品多到开了一家观复博物馆。由于他本人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和独到的眼光,捡漏到不少文物宝贝,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十分之大。在一次电视节目中,马未都先生曾有讲到他本人曾经对玻璃有过专门的学术研究。早在100多年前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西方国家将玻璃由自己国家引进到了中国。由于制造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运输的艰难,玻璃的造价在当时可谓是居高不下。

据相关史料记载,一块长宽均为三尺的玻璃在当时可以换2座房屋。那个时候各家各户的房屋窗户上糊的都是纸,因为纸的透光性低,屋内光线很不好。但是皇宫里对光线的要求又很高,玻璃既可以透光还能保暖,自然受到皇室的欢迎。但是由于玻璃价贵,数量也少,对于房屋众多的紫禁城有些供不应求。所以有一些宫殿房屋只会在窗户的一小部分镶上玻璃,称之为“玻璃眼”。如果哪块玻璃并不小心打碎,不但不会被丢弃,还会被小心储存到仓库中以后拿出来继续镶嵌。要是放到现在,打碎的玻璃早已躺入垃圾桶的怀抱了。

如此珍贵又受欢迎的物品必定要受到皇帝的亲自过目,雍正5年,一位太监上供了一对镶嵌有玻璃的紫檀木柜子,后来被雍正皇帝命人亲自取下来保存。玻璃在当时的珍贵可见一斑。100年前被视若珍宝,价值堪比北京两套房子的玻璃在现在不但家家户户都拥有,价格也降了许多。值得一笑的是,中国的玻璃制造业现在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背后,体现的是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体现的是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